草根电商创业者应该考虑的三个问题

周末和几个哥们一起熬夜看德国对瑞典,啤酒毛豆之间,和一位非常尊敬的师兄聊到了零售电商的创业方向,酒醒以后整理了一下思路,和朋友们分享一下,本文只针对个人或者草根创业团队,至于圈到天使以上的团队......老司机带带我!
零售这个圈子(或者叫2c)创业前都会关注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去哪。不对,这是下一篇文章《世界杯期间的楼顶拷问》里的问题。零售电商人思考最多的是:卖什么、卖给谁、怎么卖,等万一创业失败再接茬思考上面那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是商业计划书的简版,想明白了,把自己忽悠兴奋了,就可以找人圈钱开干了,三个问题分别代表着:产品定位、目标用户定位、营销渠道。
一、卖给谁
有个共同的认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已经被教育得异常熟练,古稀大妈和学前班熊孩子均可无障碍地操作交易,并且各种应用的操作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傻瓜,随着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恨不得动动眼皮就能买东西,所以互联网人都要感激苹果公司和中国移动(联通),他们一个让智能手机成为了普通消费品,一个通过4g连接了所有人。
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到,网上购物早已不是一线城市和精英阶层的特有行为,随着快递行业向乡镇和农村延伸,以及智能机和4g的普及,更多的潜在客户群在四五线城市及乡村汹涌而来,形成了渠道下沉的趋势。比如说一些所谓的精英阶层完全不能理解的短视频应用“快手”拥有超过一亿的活跃用户,估值超过180亿美金,已经足以说明这些网民早已被唤醒,并为各个互联网平台提供着访问量和购买力。
另外一个现象级的平台是拼多多,它有两个显著特征:流量自发增长、价格低品质差,主要面向对价格极为敏感,对服务及品质要求一般的群体,25元的牛仔裤,29元的运动鞋,3元一斤包邮的芒果,当然也有品质优秀的商品,和所有的电商平台一样,低价商品负责引流,高利润率产品负责盈利。另外拼多多的引流方式是个不错的创新,通过买家主动传播直接获客,非常了不起。
基于以上,我建议刚下水的电商创业者,如果操作低利润率或低单价品类的话,重点关注三四五线城市和乡村用户。如果操作高单价高利润率的品类......说实话个人不太建议做这些品类,如果产品没有非常独特的优势、独特的渠道,或者打动人心的服务,在这个信息如此透明的时代,如何获得高利润呢?要知道,大多数高利润率的产品都会在短时间内被人复制,尤其是在中国,而长期高利润率的民用产品往往只有两种,奢侈品、毒品。
奢侈品是品牌商每年都花很多钱,对着一群有钱人讲故事,一个家族的人把内裤卖掉也要讲故事,讲了50年,才被市场允许卖出如此高的利润率。而真正大牌的奢侈品是会筛选自己的用户群的,以此来保证品牌的阶级性,比如驴牌真正的用户群,绝对不是省吃俭用买打折杨树林的地铁小白领,也不是大锥子脸一身g啊c啊的流水线网红,而是把包子和豆腐脑揣在neverfull里的那些小姐姐。所以在网上卖奢侈品给这群人,还挺难的.....
二、怎么卖
怎么卖实际上包括了两层意思,一个是在什么渠道卖,一个是用什么花样卖。花样就不展开聊了,多年不接触零售早已落伍,尤其是新媒体这块迭代太快,我也是学习阶段,只举个例子说明一个思路:如何创新。今天开会时老板提到海底捞,我们还以为又要老生常谈服务和用户体验,没想到居然被老人家打脸了。他前阵子去海底捞吃饭,上错了一个菜,他提出来后服务员说送您了。然后又上错一个菜,服务员又送给他了。今天早上他突然邪恶地想到,海底捞是不是故意送错的呢?因为送错菜致使他跟很多人讲了这个事,帮海底捞做了不少广告,最关键的是,送错的都是萝卜土豆,怎么没送和牛海鲜呢?
简单谈谈应该选什么渠道来卖。互联网的流量已经从几年前的阿里、腾讯、百度(bat),转向了更多的细分领域,当然分得再细也离不开两位马爸爸的怀抱,土豪的世界观就是干不过你就买下你,乖听话,包括流量新贵今日头条、美团、滴滴(tmd)也一样。电商方面的流量,从阿里系的一家独大到垂直领域的新玩法遍地开花,电商平台的本质已经被众多草根吃透玩通,哪有便宜流量就去哪蹭。至于百度,重注进场ai之余,听说已经成功转型为测试wi-fi的国民工具。
说到渠道这块,新手一定要明白两个重要的事:
1、代运营是个伪概念。所有不承诺销量和投产比(roi)但收取服务费的代运营团队都是死骗子,如果代运营团队对自己足够有信心的话,他就应该豪迈一点,只向厂商收取销售佣金,计件收钱,多劳多得上不封顶,最多把佣金比例提高一些,可他为什么要收服务费呢?那么悖论来了,如果他真的具备了这个能力,他绝对不会为任何品牌主或者厂商来服务的,因为他完全可以运作自己的产品啊。我们知道,在信息如此透明的时代,只要资金充足,除了原创品牌的产品,没有什么货源渠道是别人无法掌握的,如果是原创小品牌的话,只要对自己的运营能力有信心,砸锅卖铁也要自己复制一个的吧。所以不要搭理这些十年前就在电商社区被骂得狗血喷头的废物,想做什么业务,自己招人干。
2、第三方平台都是流量贩子。当年淘宝一年花10个亿打的广告,是需要有人来买单的,所以想在淘宝上卖东西之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平台是靠什么赚钱的呢?转卖流量是它最直接最主要的盈利模式,简单举例,淘宝花10块钱在搜狐上打广告,来了10个人买东西,当你想让这10个人进你店里买东西时,你需要付给淘宝5块钱,无论成交与否。看起来很划算是吗?实际上这10个人被淘宝卖给了10个淘宝店主,淘宝 一共收了100块钱,这时候这10个客户逛了好几家店,购买力就被摊薄了,于是部分店主就怒了,壕掷10元,20元,要求这10个人先来我店里,于是大家就开始竞争起来,造成了最多一两个店成交多,其他八九个店没生意的局面,但是淘宝赚了很多钱。
尤其是一些年长的老板,生意比较成功,比较自信,经常把电商平台和万达商场强行联系在一起,认为平台建好了,就有人来看了,商品价格便宜质量好,就有人来买了。是吧,他混淆了一个概念,万达是自带流量的,建商场买的地皮,就是流量的保证,就是电商平台的推广费。而新的电商平台不做推广的话,主动访问的用户可以忽略不计。
互联网上的任何流量都是有成本的,包括你自己的朋友圈。尤其是高质量大规模的流量,早已经不是新开个店铺坐等天猫小二找上门来的2008年了。如果资金充裕,要将流量充分变现,做好会员营销和维护,减少流失,如果能很快获得用户的口碑传播,我手头有酒的话就敬你一杯了。如果资金不充裕......尽量别干了,或者去那些比较新的平台吧,为了讨好卖家,在初创阶段他们会向卖家提供很便宜甚至免费的流量。
第三、卖什么
无论考虑做什么品类,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是个同质化的产品吗?这是个必需品吗?这是个品牌成熟的产品吗?如果三个特征都具备,就别做了...因为你还需要考虑另外三个问题:为什么客户找我买而不找别人买,为什么客户不买其他品牌的,客户下次会找谁买。
产品定位,是一个体现竞争力的重要问题,举例,我岳母大人退休早,十多年前为了打发时间开了个淘宝店,有一搭没一搭地攒了不少信誉,基本不赚什么钱。近两年在卖一个非洲的什么护肤油,主要针对老年人的皮肤干燥和开裂,自己无意中买了点用着很好,就在紧张忙碌的广场舞之余挂淘宝店里卖着玩,商品描述惨不忍睹,产品出厂包装也是粗糙的很,店铺推广更是从来没花过一毛钱,堪称电商运营圈的反面教材了吧?居然每天都有人来买,还有不少回头客,因为她选择的产品完美回答了那三个问题:特殊品类、特定人群、小众品牌,据说她老人家最近在考虑自己从非洲进口事宜,主打自主品牌......
当然,符合这三个特征的产品,并不是不能操作,可能对渠道的选择就无比重要了。大家都见过小区里收废品的摊点吧,好像很多城市都这样管理了,你在小区外面见到收废品的,喊他上楼来取,他不会来的,并且会告诉你,你去找那个摊点吧,你们这片他承包了。同样道理,我在跟一些做零售的朋友聊天时问过,你们如此高频、同质化的产品,怎么搭建渠道的?有个朋友说,我们是工行和招行的签约供应商,部分省份的内部员工福利都发我们的卡。还有位大神跟我说,我是昆仑好客的供应商...大家知道吗,中石油净利润的一半以上,是他们加油站里那个便利店“昆仑好客”提贡献的。
说到这突然想起早些年做某项目时的董事长,有些奇怪的理论,让我至今也很迷惑。当时集团里有另外一个项目我过去帮了几天忙,是想做个生鲜食品o2o平台,这位y总每天坐在黑色的宾利飞驰中,思考的都是供应链的问题,如何在产地买到货,如何运到城市配送中心,如何配送到区域配送站,再快递给消费者。y总把这套供应链的东西命名为商业模式,完全没考虑过你费这么大劲折腾过来的黄瓜茄子,在任何一个社区生鲜店里都能买到,下班回家上楼前顺路还能挑一挑,现场考虑一下晚上想吃什么,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在网上选你个次日达?如果他的思路可以再扩展一下,像每日优鲜这类生鲜电商一样,通过模块化的社区仓来实现一小时送达甚至半小时送达,或者像河马鲜生、小象生鲜这种集仓储、购物、餐饮、网购、配送为一体的新零售形态,那么这事就靠谱多了。
好了,最后再叮嘱新手几句,老鸟略过:
1、零售电商,钱少莫入,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流量红利时代早已过去,新电商平台的获客成本早已超过100元/人,多可怕。
2、如果有可能,尝试做自己的品牌,这是你将大平台上的客户转化到自营平台的主要途径,参考三只松鼠,但类似当当在天猫开店就太low了。
3、新手胆子要小,要时刻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决策,我有多大把握,我是否可以承担后果。切忌拍脑门,切忌想当然,切忌冲动。
4、电商死于囤货,案例如过江之鲫,资金多用于营销,待业务稳定后再考虑供应链问题,让我们来个轻资产的开局。
5、关注新媒体,关注内容,但别盲目崇拜各路大神,能把你教会他自己干嘛不做呢?尤其是单仁培训这种江湖骗子,建议直接吐丫一脸。
6、商业计划书不是忽悠投资人的,而是打动自己的,除了上面的三个核心问题以外,其他的竞品分析、财务预算、人力架构、盈利预期等内容也很重要,自己要理清楚,尤其是想圈钱的话,投资人不粘毛也比猴都精,不好忽悠。
7、共同探讨,欢迎勾搭,留言即可。
原创首发:百度百家/无期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