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来自本网相关新闻报道: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宋六陵 古松枯萎篱笆高筑放鸡羊
手机看新闻
本网讯(手机记者 鲁铭 王志成)我国南宋时期六个皇帝的陵墓,全国文重点保单位宋六陵,位于景色秀丽的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攒宫山。昔日松涛阵阵,古树参天的景区,现在篱笆高筑,放鸡养鸭,羊群悠悠,如同进了饲养场,场面触目惊心,让游客大跌眼镜。
前几天,市区的王先生带着远道而来的上海文物发烧友,去了位于越城区皋埠镇攒宫山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宋六陵”实在让他们大跌眼镜。除了里面进不去外,更让他们气愤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竟成了家禽养殖,畜牧场。
据王先生介绍,这次他几个上海的文物爱好朋友,特意趁双休日一早从上海赶到绍兴,来考察南宋时期的皇陵古迹,但目睹了宋六陵现场,让他们大跌眼镜,觉得匪夷所思。
今天上午,王先生陪同手机记者再次来到宋六陵。当进入南宋皇陵区时,眼前只见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茶园,在茶园中间有一道围墙,在景区门口挂着“宋六陵旅游风景区”的标志,门口“茶满山庄”几个大字却更大,更醒目。
进入景区,一块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六陵”的石碑格外引人注目,矗立在杂乱篱笆旁。整片松树林用篱笆围着,游客只能在外面望而叹兴。透过篱笆,参天的古树下鸡鸭成群,羊儿悠闲地在啃着树下的嫩草,有几棵古松已经枯萎,让人感到沧桑悲凉之感。在整个景区内不见工作人员的出现。在篱笆旁,如果没有这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六陵的石碑提示,恐怕游客以为到了一家农庄,绝对看不出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南宋皇陵区。
据了解,宋六陵,有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宁宗永茂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绍陵等南宋六帝陵寝,故称宋六陵。位于绍兴市皋埠镇攒宫山,距绍兴市区18公里,占地2.25平方公里,为江南最大的皇陵区。
此外,还有北宋徽宗陵、宋哲宗后陵、宋徽宗后陵、宋高宗后陵。每座陵寝均设上下宫,功能齐备,结构完善。早在1989年已被命名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升级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种封建帝王的墓地,既然已无实质的东西,就不要再保护了,让历史的潮流彻底淹灭吧。按共产党毛泽东的最初决策,所有49年前的坟头都要平掉的
来自安卓客户端
这么好的地方就没人来投资赚钱?
既然政府部门对此全国文保已经漠不关心,建议市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提交撤销宋六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称号!
开农庄已经在赚钱了,只不过在“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区域范围里能允许开餐饮场所?值得追问!产生的餐饮污水排入何处?
几棵古松也快不行了
文物部门该对照有关规定,作出解释。
人家养的是土家鸡,养肥了好喂人。
绍兴市政府不作为造成的。
说明文物管理部门的严重不作为与当地政府无视文物保护法!
有没有真的陵都是问题
希望有关部门能制定方案来加以保护利用,不要等到破坏了再去保护。
图片是远景,稀稀拉拉三四只鸡羊,说养殖场恐怕有抬高之嫌。估计是那家茶满山庄放养的禽畜,为食客而准备。文保部门都懒的管,你媒体起索忙头?
“在整个景区内不见工作人员的出现。”如此景区?
“宋六陵”好像已经被人们遗忘了。。。
●南宋王陵
宋六陵位于绍兴城东南的御茶村。这里筑有我国南宋时期的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和度宗永绍陵六个皇帝的陵墓,俗称“宋六陵”。其实它还包括了北宋哲宗皇后孟氏、北宋最后一个皇帝徽宗及南宋皇后与皇室大臣的坟墓,是江南一带规模最大的皇陵区。
江南惟一的皇家陵区——著名的宋六陵的准确位置已经得到勘定,而在此之前,宋六陵长期以来被认为徒有虚名。
宋六陵是南宋宋高宗赵构等六个皇帝的陵区,坐落在绍兴县皋埠镇上蒋乡牌口村(原为上皇村)宝山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1131年,隆佑太后病故,选址筑陵就被提上了议程,这着实让大臣们费了一番脑筋。因为北宋的陵墓在中原一带,而当时中原又被金兵占领。有一位大臣上奏,先把太后暂葬在江南,等收复中原以后再回迁。
北宋皇陵位于河南巩县,它的东南面有一座山叫青龙山,而绍兴县皋埠镇牌口村的东南面也有一座青龙山。为了承袭先朝遗风,南宋皇陵选址就确定在这里,宋六陵因此而建。
1278年,南宋灭亡。被元世祖忽必烈任命为“江南释教总统”的西域僧人杨琏真珈就盯上了宋六陵。他暗中勾结了一批恶僧奸徒,率领大队人马开进陵区。这帮利欲熏心的恶徒用铁钎、铁铲等工具,先后砸开永茂陵、永穆陵、永绍陵和宁宗仁烈皇后的地宫,劈开帝王棺椁,哄抢墓中数目惊人的奇珍异宝。他们甚至把宋理宗赵昀的尸体从永穆陵中挖出,倒挂在树上三天三夜,并割下其头颅,做成饮食工具。杨琏真珈为了能招福祛灾,天天用它来饮酒取乐。这次疯狂的盗墓共挖掘了宋六陵中的101座墓。当时,历代帝后、皇亲国戚和百余名朝廷大臣的骨骸被随意乱抛,一片狼藉。不久,这些骨骸就神秘失踪了。
时光流逝,以后的宋六陵依然多灾多难,清代和汪伪政权时又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对之多次盗掘,再经过“文GE”时期的浩劫,宋六陵的地面建筑已不复存在。
当年绍兴师范学校刚刚从宋陵遗址搬出的时候,每一丛松树下面的皇陵都有一个小土堆坟包,并且有个标志。后来“文化大革命”期间,皇陵遭殃了,所有的土堆都被扒平了。当时,学校曾挖过两口井,挖井的时候曾挖到地下皇陵墓道,有青砖交错砌建而成,保存还相当完整。现在,看到这两口井依然存在,井旁杂草丛生,井水清澈。
在历史上,宋六陵曾有过多次重建。明初朱元璋曾下诏令重新修复宋六陵,并将每座陵都重新立碑,派专人守陵,划出近四千亩山地作为禁区。这是历史上对宋六陵最大规模的重建。当时,这里是一片茂林。我们看到的松群就是当时所植。
明孝帝弘洽年间及清朝雍正时期都曾派专人修缮过陵园。
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浙江也是一个集文化、旅游、经济等方面于一体的江南大省,而南宋皇陵恰恰是江南惟一的大型帝王陵墓群。所以,有关专家认为重建宋六陵意义重大。
宋六陵由于遭到多次劫难,一切都变得那样零乱不全,这无疑为重建宋六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一条十分重要的线索——一幅宋六陵古图。这是一幅康熙年间遗留下来的明代重建宋六陵的古图,为重建南宋皇陵提供了最翔实、最可靠的历史资料。该图详细、清楚地标出了南宋六个帝王陵墓的具体位置和形状,还标明整个陵园其他主要建筑的情况。
宋六陵真没有好玩的去处
宋六陵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是有其依据的,虽屡遭不测,但盗墓者主要目的是财宝,所以对于地下构筑破坏还是有限的。如何保护利用已经是提过多次的老问题,有关方面不予理睬有什么办法?
宋六陵名气很大,一直想去看看,却不知具体位置,看了楼上各位提供的资料,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就在老师专的地方,我去过,下次还得再去看看。
宋六陵附近惊现“养鸭场” 市民呼吁开展抢救性保护
手机看新闻
本网讯(手机记者 鲁铭 王志成)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宋六陵,昔日松涛阵阵绿树成荫,但现在篱笆高筑松树稀少,里面还放鸡养鸭、羊群悠悠。经本网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市民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强烈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抢救性保护。
“上次我带朋友去也吃了个闭门羹,南面的整个景区已被一家农庄所包围了。要是不仔细找这块竖立在里面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石碑,真的不会相信这是一处国家级的重点文保单位。如果再不进行抢救性保护,恐怕真的会消声灭迹。”市区的张先生遗憾地说。
据了解,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江南唯一的大型皇家陵区宋六陵,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该皇家陵区1989年被公布为浙江省文保单位,柯桥区开始对宋六陵实施保护。在上世纪90年代,柯桥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征集到和出土发现与宋六陵有关的陵碑已有4块。
一块是宋度宗永绍陵的陵碑,是在一处田畈砌石坎时发现的;第二块是宋宁宗永茂陵残碑,是从越城区皋埠镇牌口村的一个农民家中征集来的;第三块只有“帝陵”两个字,被当作石块铺设在灌溉渠道底部,发现以后把它抢救出来的。还有一块是2006年发现的明敕葬宋理宗顶骨碑。
宋六陵既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又是特色旅游景点,当地相关部门应该在不破坏文物的同时,好好开发利用好资源。但目前如此开发利用确实让人心寒。“希望能够珍惜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不要让这些历史性的财富消失在眼前利益上。”文物发烧友屠先生惋惜地说。
“宋六陵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是有其依据的,虽屡遭不测,但盗墓者主要目的是财宝,所以对于地下构筑破坏还是有限的。如何保护利用已经是提过多次的老问题,有关方面不予理睬有什么办法?”一位民间文物研究员无奈地说。
前期报道: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宋六陵 古松枯萎篱笆高筑放鸡羊
来源: 绍兴网 作者: 鲁铭 王志成 编辑: 高建峰
貌似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媒体一关注,为重新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滴。
市文物管理局:要把国家级文保单位宋六陵管起来
手机看新闻
前期报道:宋六陵附近惊现“养鸭场” 市民呼吁开展抢救性保护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宋六陵 古松枯萎篱笆高筑放鸡羊
本网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宋六陵篱笆高筑,里面养鸡放羊一片凄凉。市民痛心这种现象,同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保护好国宝级皇陵。绍兴市文物管理局称,由于行政区域的调整,宋六陵刚接管过来,现在正在调研提升管理方案。目前,他们已派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并会同柯桥区文保所完善保护的措施。
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江南唯一的大型皇家陵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宋六陵现状,让得知情况的市民、网友唏嘘不已。
就此事,记者联系了绍兴御茶村茶叶有限公司。该公司办公室主任解释称,由于宋六陵是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在该区域内的产权已不属于该公司管辖,故对此事他们也不怎么清楚,也无权去干涉这种行为。
绍兴市文物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因行政区域的调整,宋六陵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也是去年年底刚划入,故对该文保点也不怎么了解。“我们在各文保点都配有文保联络员,之前没有接到文保员的任何反映。”这位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称,由于宋六陵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分为两块,北面一块是御茶村的生活区,南面一块是在茶园内。在生活区内养禽是可以理解的,这毕竟是在农村,但在南面的一块文物保护区内圈地养鸡鸭确实不妥。
来源: 绍兴网 作者: 手机记者 鲁铭王志成 编辑: 蒋凡
一个2500年的古城,如此糟蹋祖宗的东西,古松树如果会说话,会声讨谁??
既然是全国文保,就不能轻易让地方瞎破坏。老板赚几百年前死人的钱有意思吗?
首先感谢网民、媒体对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局已会同柯桥区文保所前往攒宫茶场勘查,所反映情况属实。为此,我局要求茶场方面立即整改,茶场表示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和文物部门的整改意见,马上将鸡、羊等迁致异地圈养,并拆除杂乱的简易棚子。市文物局
【新闻追踪】文保单位宋六陵陵内禁放鸡羊 非法建筑立即撤除
手机看新闻
本网讯 本网5月10日报道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宋六陵 古松枯萎篱笆高筑放鸡羊》一文,立即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市民热议。市文物管理局获悉后,立即会同柯桥区文保所一起到现场进行了踏看,要求当地茶厂和经营户立即整改,对周陵区边环境进行整治,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昨日下午,市文物管理局组织相关人员会同柯桥区文保所,一行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六陵进行了现场踏看。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要求绍兴御茶村茶叶有限公司和茶满山庄经营户立即整改,并要求对周边的一些建筑杂物进行限期清理。
据市文物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遭到如此破坏,局领导获悉后感到非常震惊和重视。立即批示,要求多部门联合到现场进行踏看和整治,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市文物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六陵陵区内决不能圈养家禽,市文物管理局已当场责令御茶村茶叶有限公司和附近的农庄,将这些家禽转移到保护区外,陵区旁搭建的小屋立即予以拆除,并对陵区周边的环境作一次全面整治。
来源: 绍兴网 作者: 手机记者 鲁铭 王志成 编辑: 张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