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七百多年的沧海桑田,一千七百多年的兴亡更迭,而云门寺的钟声,也悠扬了一千七百多年。晋安帝怎么也不会想到,他随便把王献之的旧宅赐名为云门寺后,这个地方从此将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在中华千年的文化史上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走近云门寺,便走进了唐宋诗篇中的江南胜景……
吴越王唐宗宋祖清帝派使者来了,树碑立传、赐名题额!
李白、元稹、杜牧、孟浩然来了,陆游、徐渭、范仲淹、王安石来了,游历云门,修禊记盛!
杜甫来了,慨叹:若耶溪,云门寺,吾独何为在泥滓?
王勃来了,赞道:迟迟风景出没,媚于郊原,片片仙云远近,生于林薄。
萧翼来了,与辩才的一番书法论道,从此《兰亭集序》下落成谜……
于是,云门寺成了中华文人的朝圣地,若耶溪畔、五云桥上、辩才塔旁、丽句亭中,历代文人的华美词章,文光射斗,照耀了整个华夏文坛。
时光荏苒,沧桑几度,秦望山依旧峰峦叠翠,若耶溪不改清泉淙淙。只是呵,云门寺已不复当年盛况,没有了文人墨客的捻须吟哦,没有了王孙公子的盛装闲游,甚至,也没有了善男信女的礼佛祈祷。
我好怕,怕某日的黄昏,那些慕名而来的朋友站在若耶溪畔、站在五云桥上向我诘问:“一座云门寺,半部盛唐诗”的云门寺在哪里?“游历数日,迷不得出”的云门寺在哪里?我回眸,看着狭小的山门、看着低矮的大殿,讷讷着不知如何回答……
在什么地方,上山路荒凉吗
在平水,车可直达寺前。
离平阳寺近吗?
也算一代名 寺,目前是一寺一孤僧,有空可以去坐坐
感觉上不太远
去坐坐静心
三十年河东,一干七百多年寺还在己经是奇迹。
上山路容易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