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市等级规模重组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7月经国务院同意,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至2030年,我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80%左右,城镇人口约7200万人。而至2030年时,我省将形成两个特大城市,15个大城市。
《规划》作为省本级“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由省住建厅组织编制,省发改委、国土厅、交通厅、环保厅等全面参与。《规划》实现了全省城镇、交通、生态保护、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一张图,是指导全省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法定依据。
2012年目标2015年目标
or
2012年目标:到2015年全省将形成11个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8个大城市、35个中等城市、7个小城市、730个镇;到2030年,盐城、镇江、泰州、宿迁、常熟、张家港也将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2015年目标:至2030年,全省将形成2个特大城市、15个大城市、12个中等城市、28个小城市和540个镇的城市等级规模体系。陈小卉透露,2个特大城市将是南京和苏州;15个大城市是无锡、常州、徐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江阴、昆山、常熟和张家港。
从2012年的目标和2015年的目标可以看出,江苏城市规模等级已经重组,特大城市“缩水”。新的目标摒弃了“一味贪大”思路,更追求质量和内涵。
“城市规模重新划分,只不过是让各城市先‘对号入座’,而在分档之后,接下来还需进一步量身定制各城市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并不是说归在一个档的城市,发展思路也是一刀切的,继而也才能确定各自的人口引导政策。而对江苏来说,仍需引导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发展。”施嘉泓说。
未来5年,江苏城镇人口将增加1000万
住建部给省政府的批复,要求江苏坚持“协调推进城镇化、区域发展差异化、建设模式集约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构建 “一带二轴,三圈一极”(即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沿东陇海城镇轴与南京、徐州、苏锡常三个都市圈,淮安增长极)城镇化空间格局,远期形成“带轴集聚、腹地开敞”的区域空间格局,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良好、设施完善、城乡协调的城镇体系。
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72%左右,城镇人口约612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7730平方公里以内,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6730平方公里以内。到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80%左右,城镇人口约7200万人,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有效控制。
按现有公开数据,全省城镇人口约5090万人,也就是说,未来5年,全省城镇人口将增加1000万人左右,而未来15年内,全省城镇人口将增加约2000万人。
无锡素称“小上海”。在80年代远超苏州,现在只能跟在苏州后面做弟弟。徐州,当初的江苏省老二呵呵。
好浮夸,应该学浙江搞新农村建设
浮夸?呵呵
有目标就有好规划
南京和苏州作为特大城市定位符合历史地位,非常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