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印度洋,元培学子在斯里兰卡留下爱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的四大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元培学院以实践育人,开展了慰问捐赠、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关爱空巢老人、残疾人、农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与其他大学生志愿者的选择不同的是,钟栗与何小卉,以外国语系开展“学会感恩·勇担责任”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义无反顾飘洋过海,走上了国际义工志愿服务这条不远万里的艰难道路。
没有任何报酬,没有家人的经济“赞助”,乘机9个半小时,从上海登机,由冬跨越到夏,辗转至马来西亚,飞越印度洋,最终抵达南亚大陆最南端的热带岛国斯里兰卡。在距离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30公里以外的偏僻小山村,钟栗与何小卉开启了为期一周艰苦又非比寻常的跨国义工生活。
不像国内志愿服务活动,异国他乡潮湿的环境、独特的语言发音与饮食、地理、文化上的明显差异让他们体会到了只身前往的重重困难。“虽然斯里兰卡当地的小朋友们也说英语,但由于发音不同,只能通过课前预先准备的图画,连带着手势比划,才能较好沟通。”钟栗说。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钟栗的好友回国分享了参加澳大利亚国际义工的经验,钟栗一下就被触动了。热衷公益的她火速与同样热爱公益的何小卉结伴,兴奋地向QYIV国际义工组织递交申请表、英语证书,并成功申请到去斯里兰卡做义工的机会。
第一次走进教室,所有小朋友们全部起立鼓掌欢迎钟栗与何小卉两位老师的到来。那一刻,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认识他们、理解他们,好好得传授他们知识,绝不辜负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是她俩唯一的愿望;离开科伦坡时,所有小朋友们双手合十,举到脸部,依依不舍热情感谢钟栗与何小卉离开。那一刻,阳光洒在身上,她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暖与知足。
从语言上的格格不入,只能通过与小朋友们一起做布朗尼,组队玩“123木头人”游戏进入教学,到小朋友们完全掌握classroom, body, family, numbers, colours的有关单词,会画rainbow和apple,会唱Big Big World 英文歌曲,她们在短短一周不到的时间里提前完成了教学内容。
谈及是什么吸引她们投身国际义工?钟栗表示,当时正赶上放寒假,很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选择当国际义工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义工理念。何小卉则坦言,之所以最后选择去斯里兰卡,是因为斯里兰卡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度,它有无处不在的蓝天绿树与亲切微笑。
钟栗与何小卉,收获最多的,是斯里兰卡小朋友们身上那种“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的乐观,这样的乐观让她们不再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也看到了自己的无限可能。
斯里兰卡之行虽短,但这将会是她们人生的一笔财富。

这前排坐着的两个马哈茂德小朋友看上去有三四十了吧?

国内贫困户不够你献爱心了,接下来得宇宙贫困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