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末定向降准,房地产市场到底会受怎么样的影响?

6月24日,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央行决定通过定向降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有关负责人就此指出,当前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为突出。邮政储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商行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实施定向降准,有利于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增加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此次定向降准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一是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
二是同时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将纳入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表示:
此次央行定向降准,符合市场预期,也成为今年货币政策中的最大的特点,即不加息且降准,是当前货币政策中降低资金成本、改善流动性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从此次降准来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有助于释放更多的流动性,也有助于形成更多的资金供应,对于商业银行贷款等会发挥较为积极的作用。
从此类降准政策可以看出,当前不是全面性的降准,而更多的是定向精准的概念,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等会发挥较为积极的作用。实际上从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导向看,“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思路很清晰,其中货币政策或金融政策中,会更加强调去杠杆和降成本的导向。此前对于去杠杆的工作基本上稳步推进,而现在则更多强调降成本的概念。
降准本身和楼市的关系不大,或者说不是针对楼市出台的。但是考虑到近期楼市交易量反弹、价格有所上升、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位于两位数水平、股市低迷等因素,后续要警惕各类违规资金的流动。尤其是借降准来进行楼市资金的投入,这样反而会干扰既有的楼市调控思路。所以后续降准的基础上,严管资金流动,防范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是监管部门和银行部门需要密切关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