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水价有了“全国时间表”
1月3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2015年底前,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原则上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全面实行阶梯水价,在现实中还面临用水观念陈旧、技术瓶颈制约以及“借梯涨价”疑云等三个难题。
用水观念陈旧,阶梯水价节水效果并不乐观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表示,城市供水作为一种基于水资源的公共服务,如果价格太低,人们就不懂得珍惜和节约。“当前我国水资源状况已经十分紧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我国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却十分严重。 ”
在中部某省会城市调查发现,当地很多居民节水意识较为淡薄,没有间断用水的习惯,在洗碗、洗澡的时候水龙头也一直开着,水哗啦啦白流现象随处可见;同时,居民家中循环用水、节水型生活设施的普及率也非常低,水资源浪费问题十分严重。
江西省南昌市是目前全国众多推进梯度水价的城市之一,然而,实行前后对比,居民的用水状况并没有发生显著的乐观变化,南昌依旧面临用水紧张的难题。
技术瓶颈凸显,“一户一表”推进缓慢
南昌市节水办副主任卓鸿飞坦言,目前,各地推行阶梯水价最大的障碍就是用水“一户一表”改造还没有全部到位,有些没有改造过的水表,显示的是一个单元十几户居民共同用水的总数量,要是把“大水表”也按阶梯水价来收,每家每户的水费都要因此上涨。“如果全面推行阶梯水价,就必须进行‘一户一表’改造,但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让供水公司承担比较困难,而广大居民肯定不愿意承担这额外的费用。 ”卓鸿飞说。
同时,实行阶梯水价也存在计量方面的障碍。业内人士介绍,在现有情况下,自来水公司可能是两三个月才抄一次表,但如果实行阶梯水价,就需要更加严格和准确的抄表和收费。
“借梯涨价”存疑,节水不能仅靠涨价
业内人士认为,实行阶梯水价制度,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强化市民的节水意识。
但专家和业内人士同时也指出,“阶梯水价”固然是水价改革的有效手段,但绝不能变成“借梯涨价”,必须科学透明地制定阶梯调价方案。
“水价上调并不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单单一个涨价并不能彻底解决节水难题。 ”江西省南昌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唐明认为,节约水资源不能够一味依靠价格上涨来实现,而是需要社会、企业和市民一起努力,通过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节水工程,提高节水能力;通过加强宣传和管理,提升市民节水意识等多方面综合措施来实现。
傅涛表示,通过实行阶梯水价,居民可能会支付更多的水费,但这绝不能成为供水公司的“福利”。涨价部门的获利分配需依据供水公司的成本和服务水平确定,并接受政府监管,其中更多的应作为水资源公共基金,由政府应用于水资源的保护、管网的更新以及弱势群体的补贴等方面。
变相涨价,每次都说有听证会,都是谁去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