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房套路太深 前有自如后有蛋壳 何时才能结束-

2018年夏天,自如等平台的“甲醛房”成为租房者的噩梦,但是历史很快重演,就在前几天,据浙江经视报道,其记者暗访杭州蛋壳公寓,发现装修完成的房屋第二天就被放在该公寓的网络平台上出租,装修完6天就显示可入住,而租户在看房时在房屋内还能闻到明显的刺鼻气味。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森林宝宝除甲醛公司会成为行业的主流,会逐步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该台记者发现,从2月20日装修启动日至3月13日可入住日,时间不足一个月,但是蛋壳公寓销售员对租户声称该房间“已通风两三个月”。卧底记者在与一名销售对话时得知,上述现象很普遍。蛋壳公寓销售人员还称:“怎么说呢,一般公司做到这么大,赔一个死人的钱还是赔得起的。”
关键是,蛋壳公寓并不是什么小公司,而是国内长租公寓领域的头部企业。2019年3月,蛋壳公寓刚刚获得5亿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老虎环球基金、蚂蚁金服等;此前,蛋壳公寓已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多轮融资。
对于浙江经视的报道,蛋壳公寓随即发布了声明称视频被剪辑处理、断章取义,报道中个别销售人员所述“装修完第二天上架”并非公司实际情况,并表示所有房屋均经过空气质量专业仪器严格检测,如不达标即采取相应空气治理措施,直至检测合格后方允许入住;还强调“房屋从上架至租出平均经历一个月时间,且其间一直保持通风。”
同时,蛋壳公寓声明“已开展全员彻底自查自纠,规范工作流程,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对于任何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司规定的行为,蛋壳公寓绝不姑息纵容”。
这仍然是“让人熟悉的腔调”:问题都不会承认,姿态都摆得极高。去年自如的多处房间被爆出甲醛问题时,其宣布自查整改的措施是:所有首次出租房源,配置完成后,必须同时满足空气质量经权威机构检测合格且空置30天以上才能上架出租。
一名从事空气治理的业内人士赵龙(化名)向《新民周刊》记者透露,许多长租公寓平台的此类承诺,都是表面字句好看,但落实起来则大打折扣。2018年10月,当自如正因甲醛房问题处于风口浪尖时,赵龙以租客身份向一名自如的业务员咨询,得到的信息是:“如果你觉得房间的空气质量有问题,检测属实后我们会给你安排治理,白天治理好,你当晚就可以住进去。”然而,他表示,以空气治理行业的标准,在治理完成后一般是推荐通风3-7天后才能让人入住,因为治理所用化学品也需要散发,才会不影响人体健康。“他们显然没把租客的健康放在心上。”
赵龙还说,他曾接过青客公寓的空气治理业务,但对方把价格压得很低,“一般市场价格是30元每平方米左右,但他们最后要求是15元每平方米”。他认为,这样的低价,很难让空气治理公司认真干活。
他表示,青客同样存在将明知空气质量有问题的房间挂牌出租的现象:2018年,他带队为青客公寓治理一处房间,然而,当空气治理团队到达后,房间的门无法打开,后来青客方面取消了这次治理。赵龙发现,第二天这套未经治理的房子就出现在了青客的网络平台上,继续出租。他还曾了解到,有一套房间是租客连续投诉三次后,青客才答应治理。
赵龙表示,目前长租公寓市场并没有一套完善的标准来规范和监管房屋装修用材、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等,对房屋控制的主动权更多掌握在长租公寓平台手中。
现实情况是,租房者对房屋的真实情况缺少可靠的知情途径;而就算遇到自身健康利益受损也维权困难,因为租客需要证明身体不适或疾病与甲醛超标、公寓平台的作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如果无法证明,纠纷大多以无偿退租或赔偿医药费等方式解决。就算判罚少数几例,对企业而言也很难有实质的震撼作用。
互联网理应让消费升级,让用户更省心更开心,而不是成为助力无良商家为所欲为的工具。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关键是要压实互联网平台责任,切实保障用户的知情权、监督权,畅通维权救济渠道,使相关企业对用户不能欺、不敢欺”。(文章来源: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