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据分析报告:2016年中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报告要点
一、品牌关注格局
二、产品关注格局
三 总结:
四、给中国国产手机厂商面对竞争的建议
报告要点
1、品牌关注格局:三星以微弱优势重回冠军位,与苹果竞争激烈;九家品牌排名波动,三星重新夺得冠军位。
2、产品关注格局:苹果iphone6s系列以8.6%的关注比例保持明显领先优势,苹果iphone6s(全网通)以8.1%的关注比例高居榜首。
3、产品特征:5.0英寸及以上大屏幕手机占据用户关注的绝对主流;2001-4000元机型累计占据46.9%的关注比例;5.1-5.5英寸机型关注度超五成。
一、品牌关注格局
6月,中国手机市场参与竞争的112家厂商中,前十五品牌累计获得88.9%的关注比例,接近九成。从具体排名来看,三星以22.6%的关注比例获得冠军位,苹果位居亚军,落后0.8%个百分点。本土品牌华为以10.2%的关注比例排在第三位,也是唯一一家关注比例超10%的本土品牌。vivo领跑第二阵营,关注比例稍具优势。与上月相比,本月手机市场的竞争更加暗流涌动。三星以22.6%的关注比例重新夺得冠军位,s7系列产品表现优越。华为尽管仍在第三位,但关注比例较上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中兴、金立、努比亚关注比例及排名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扬。乐视、魅族、htc、索尼移动排名均下降。
二、产品关注格局
1、 产品系列
苹果iphone6s系列以8.6%的关注比例保持明显领先优势
从产品系列来看,本月苹果iphone6s系列以8.6%的关注比例保持着在手机整体市场的优势,领先排在第二的苹果iphone se近3个百分点。vivo xplay 5系列则以5.0%的关注比例排在第三位。其他上榜产品系列关注度均在4%及以下。 整体来看,前十五系列上榜产品分别来自苹果、三星、vivo、华为、oppo、荣耀、乐视、中兴六家品牌旗下,其中苹果上榜产品系列最多,有六个系列。
(图) 2016年6月中国手机市场产品系列关注排名
(2、 产品型号
苹果iphone 6s(全网通)以8.1%的关注比例高居榜首
从产品关注来看,本月苹果iphone6s(全网通)以8.1%的关注比例仍高居榜首位,可谓一枝独秀。苹果iphone se(全网通)以5.7%的关注比例位居第二。三星galaxy s7(g9300/全网通)排第三。 整体来看,本月最受关注的十五款产品分别来自苹果、三星、vivo、oppo、华为、荣耀、乐视、中兴八家品牌旗下,其中三星、vivo均有三款机型上榜,苹果、华为均有两款产品入围。
(图) 2016年6月中国手机市场产品关注排名
(3、不同类型产品结构
5.0英寸及以上大屏幕手机占据用户关注的绝对主流
从手机类型来看,本月智能手机、4g手机仍保持高的关注度,关注比例均在九成以上。搭载5.0英寸及以上屏幕的机型本月获得76.9%的关注比例,成为用户关注的绝对主流。
4、 不同价格段产品结构
2001-4000元机型累计占据46.9%的关注比例
从价格段来看,售价在2001-4000元的机型为用户关注的主流,累计占据46.9%的关注比例,具体来看,2001-3000元、3001-4000元机型关注比例不相上下,后者仅高0.1%。1000-2000元价格段机型的关注度则与4001-5000元高端机型关注度接近,前者微高0.7%。
(图) 2016年6月中国手机市场不同价格段产品关注对比
5、不同屏幕尺寸产品结构
zdc监测数据显示,6月搭载5.1-5.5英寸的手机关注度达到50.7%,独占半壁江山。其次为搭载4.6-5.0英寸屏幕的机型,获得23.8%的关注比例。搭载5.5英寸以上超大屏幕的机型关注度目前来看,保持平稳走势,上升缓慢,本月获得14.0%的用户关注度。
(图)2016年6月中国手机市场不同屏幕尺寸产品关注对比
总结:
在我国目前,虽有少数几个国产手机品牌在关注排行榜之上,但是相对于三星、苹果等国外知名大品牌仍然处于绝对的劣势。我国在榜手机产品特征与国外品牌相比有些可能更对口味,外观也更让人们喜爱,但为何国产手机未能摆脱处于劣势的地位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品牌不强
国产手机经过几年发展,塑造了一批如波导、tcl、海尔等知名品牌,但与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品牌相比,国际市场影响力差异显著。同时,国产手机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全国性的高速、高质售后服务体系,国产手机与国外手机的服务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造成了国产品牌不能很好的建立顾客的忠度。
(二)核心技术的缺乏,技术研发速度慢
尽管国内某些手机厂商已初步掌握了手机的核心技术,但对于整个产业而言,核心技术缺乏仍是困扰大多数厂商的难题。此外,国产手机技术研发速度慢,对于高端市场的技术要求跟不上,从而使得国产手机难以占据高端市场,制约了国
内手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竞争停留在经营层面,缺乏签约能力层面与企业家能力层面的竞争
中国国产手机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热火朝天的运营业,冷冷清清的制造业。尽管在经营层面的竞争可以以低成本、低价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但对于其他的两个层面的竞争而言,经营层面的竞争优势所带来的效益是较小的。
中国手机市场各手机厂商竞争异常激烈,不论第一阵营还是第二阵营里的,日子都不好过,甚至一些小厂商最终死在了上半年的沙滩上。从未来看,在手机市场渐趋饱和的形势下,手机的品质与附加服务仍是厂商需要深耕的,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四、给中国国产手机厂商面对竞争的建议
一,在手机制造设计方面,注重科技美学论理念,打造时尚概念手机产业。在经过资本的激烈竞争之后,产品品牌的同质化趋势严重,工业设计成了竞争中的利器,中国手机厂商要营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应注重手机外型时尚化与附加值的开发,例如tcl的宝石文化到科技美学。将竞争聚集于服务。
二,从目前来看,手机制造商的主要竞争还集中在价格、款式、色彩、功能等产品特性方面,但随着手机同质化现象不断加剧、市场增长率下降、销售利润低等情况的出现,服务必将成为下一轮竞争的焦点,目前,国产手机厂商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例如波导广、快、专的客户服务,以及厦新的服务万里行。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同时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不同的消费群体有自己偏好的产品,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将极大提升产品的潜在需求。
三,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价值链。改变传统的垂直性价值链,建立以一定品牌为中心的价值链体系,汇聚上游供应商、下游代理商以及运营商,增值服务提供商等力量,以用户为核心,环环相扣,将手机开发,功能完善与售后服务整合成一体,形成一个闭合环路。
四,建立集团联盟,协同作战。国产手机厂商要避免国内的低水平价格竞争,建立有效的集团联盟,发挥集体优势,实现横向和纵向的经济联合,形成集约化生产、专业化协作的竞争优势,各企业协同作战,挑战国外品牌。培育企业的签约能力和企业家能力,进行能力的高端层次竞争。国产手机应该在现有经营能力层面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注重签约能力层面和企业家能力层面的竞争,这样才能培育起其持续的竞争力,获取高端市场的较高利润。企业一方要积极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造和改进活动,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将具有商业潜力的新奇事物商业化。
中国对于任何厂商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无论是中国本土的手机生产者还是国外的手机厂商,若想在将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积极地参与这场激烈的竞争。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因此,可以想见,在未来的竞争中肯定会有优胜者,也肯定会有出局者。对于竞争的任何一方都没有理由不认真的对待。尤其是中国本土的生产者,要想将来在中国手机市场上有所作为,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研发和服务,积极调整经营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