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淘宝直播开启了“云春游”。据俞峰透露,第一批参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8大博物馆为了“吸粉”8大博物馆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中国国家博物馆此番是首度进馆直播,精心设计了特别的直播参观路线,拿出馆中最好的藏品,人们能在1小时里看到5000年文明史上最精华的国宝级文物。从新宿聚合直播盒子官网的发展前景来看,未来会一直带来积极的影响。
甘肃省博物馆则由专业讲解员带大家重走了一趟“丝绸之路”。各种青铜器、竹简一一亮相,真品铜奔马“马踏飞燕”也将首次与观众见面。而在最近直播的布达拉宫,也破天荒的开放了以往线下游览时禁止参观的区域。
不光是,国内的景区、博物馆, 很多中国游客喜爱的海外目的地也试图利用直播与游客保持紧密沟通。3月6日,马蜂窝旅游也与快手短视频联合推出“云游全球博物馆”系列,以直播的形式带领人们线上游览全球众多著名博物馆和美术馆。其中,既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世界文化艺术的殿堂级博物馆,也有丹麦安徒生博物馆、澳大利亚海事博物馆等独具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很多博物馆都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直播平台上。
客观来说,对习惯于线下服务的旅游企业而言,要保证“云旅游”的体验,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都是业余的,布达拉宫以前没有做过类似的直播,这次的难点也在这里”, 面对媒体时,觉旦很坦诚。他表示,布达拉宫前两年就做了的布达拉宫壁画的数字化,把2500多平米的壁画进行了数字化,还有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但直播还是头一次。觉旦透露,布达拉宫积极组织人员组建了直播团队,但还是有不少挑战。
“比如信号问题”。觉旦表示,由于布达拉宫整个建筑的结构和墙厚的原因,信号一直不好,布达拉宫方面专门协调中国移动分反复的测试信号。“当然最后也掉链子了几次,但是总的来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觉旦坦言,相比线下的讲解,线上直播对讲解员有着更高的要求。讲解员不仅要能像线下带团一样讲出标配版的解说词,更要有“带入感”,在10秒之内吸引“游客”的眼球,是直播的关键。主播们需要通过镜头和语言的表达,让千里之外的“游客”隔着屏幕也感受到博物馆现场的气氛,甚至闻到博物馆的岁月气息。
在俞峰看来,相比较线下拥挤的参观体验,游客在直播间里享受1对1讲解的“vip享受”,互动性更强,游客还能通过投票、评论等互动形式“指挥”讲解员的参观路线。而从直播的效果看,“云旅游”的确是一种目的地和旅游平台与游客保持紧密沟通的有效方式。
显然,尽管会受到环境、场景、消费心理的影响不断地跃迁,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和特别是消费情绪都是存在的。而在这个跃迁的过程中如果企业能够抓住机会,就能在这个危机的关键时刻能够活下去。而直播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大家做成这件事情,补齐缺失的线上能力。俞峰向钛媒体透露,第一批直播的8家博物馆最终迎来1000万线上客流,而布达拉宫短短1小时的直播,也吸引近百万友线上“云游”,收获点赞数逾88万。目前,国内已有至少20个城市、1000多家景区开通线上游览服务。
朋友圈带货,旅游企业也玩起了“私域流量”
最近,尽管集团半数以上的酒店都在歇业,但亚朵的新零售部门的负责人不二却没闲着。他发动了亚朵集团旗下400多家门店近15000名员工,通过线上小程序,推荐好友购买亚朵新零售品牌“亚朵生活馆”的商品,每成交一单就能享受激励政策。
不二对钛媒体表示,亚朵的每位员工,上到ceo,下到客房阿姨,都可以注册,利用自己的朋友圈推荐亚朵同款商品。特殊时期,不二团队加班加点,先是迅速对原先的产品进行调整,再是上线了全新的销售系统。而新零售系统上线两天后,全国门店注册率就达100%,一周内,90%以上的门店产生了真实销售,且销售额持续上涨。在这期间,除了亚朵同款记忆枕和床垫一直是高客单爆品外,由于时值疫情,酒店同款的檀香洗手液和酒精棉片也成了爆款,销量居高不下。
“一线伙伴有很多赋闲在家,通过这个平台多些收入,也是好事。而且我们这个是自愿申请,一线伙伴的注册比例相当高。”不二分析说。钛媒体了解到,目前有不少线下的旅行社、酒店由于经营收入停摆、租金人工等成本支出高企,为了稳定现金流保障员工基本收入,不少企业选择发动员工朋友圈带货来止血。而这种“全员营销”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旅游行业,目前苏宁、361、安踏和一些房企、餐饮行业陆续实施了类似的政策。不过,在全美英看来,朋友圈带货虽然能缓解亚朵、同程国旅这样的大中型连锁企业的现金流压力,但对于很多中小商家的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