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单曝光!2016年以来的虚开发票都将面临严查!普票也不例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税务总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多措并举优化纳税服务的同时,依法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各类涉税违法行为。
近期,各地税务机关会同公安等部门在打击骗税和虚开专项行动中成功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保持了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有效维护了正常的税收秩序,有力营造了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现将7起骗税和虚开典型案件予以曝光。
一、北京“11·0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2017年3月,北京市国税局联合公安机关成功查处北京“11·0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经查实,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犯罪嫌疑人李某,通过出借2户涉案企业手机代理资质,制造正常购货假象,取得虚开增值税进项专用发票。犯罪嫌疑人赖某等人利用票货分离、变更品名、签订虚假购销合同、伪造资金流等方式向河北、天津等地1662户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万份,涉及金额35.5亿元,税额6.0亿元。北京市国税局向下游受票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发出《已证实虚开通知单》。目前,该案已进入司法程序。
二、江西“6·16”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2016年7月,江西省景德镇市国税局成功查处江西“6·16”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经查实,2015年8月至11月期间,景德镇名门商贸有限公司、景德镇远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和景德镇宝平商贸有限公司三户企业,在无生产经营场所、无加工能力、无员工、无运输行为的情况下,虚构资金交易,接受某贸易有限公司开具的品名为“au99.99标准黄金”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累计向下游企业虚开货物品名为“废铜”“废钢”“煤”等增值税专用发票455份,涉及金额4.41亿元,税额7497.89万元。景德镇市国税局已向下游受票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发出《已证实虚开通知单》,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目前,该案已进入司法程序。
三、甘肃“4·1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2016年4月,甘肃省国税局成功组织查处“4·1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经查实,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期间,以韩某、张某为实际控制人的两个虚开团伙,利用他人身份信息虚假注册公司,通过支付手续费的方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268份,涉及金额2.33亿元,税额0.34亿元;同时,在没有实际经营业务的情况下,向广东、河南等18省32市的76户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088份,涉及金额1.92亿元,税额0.27亿元。甘肃省国税局已向下游受票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发出《已证实虚开通知单》,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目前,公安机关正对该案进行依法处理。
四、四川“4·27”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案
2017年3月,四川省遂宁市国税局与公安机关联合,成功查处“4·27”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案。经查实,犯罪嫌疑人杨某、王某某等,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虚假注册57家“空壳公司”,在没有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短期内大量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后走逃。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团伙累计为他人虚开品名为“钢材”“木方”“建材”等增值税普通发票4466份,涉及金额3.91亿元,税额1173万元。遂宁市国税局已向下游受票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发出《已证实虚开通知单》。目前,该案已进入司法程序,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判刑并处罚金。
五、海南华泰丰投资有限公司骗税案
2016年7月,海南省国税局成功查处海南华泰丰投资有限公司骗税案。经查实,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期间,该公司在没有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以支付开票手续费的方式接受亳州某家私有限公司及石泉县某木制品有限公司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28份,涉及金额2062万元,税额351万元。同时该公司在没有实际出口业务的情况下,套取有关出口报关信息,变造虚假出口单证,虚开出口发票42份,分17批次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款309万元。海南省国税局追缴该公司骗取的出口退税款309万元,处一倍罚款,依法停止该公司出口退税权三年,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目前,该案已进入司法程序。
提醒大家:
什么是虚开?
1.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什么是与实际经营情况不符?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没有真实交易发生,却开具发票,这是虚开;卖的是苹果,发票开的是桔子,这是虚开;卖了3个苹果,发票开的是2个苹果,这是虚开;卖的苹果5块钱一斤,发票开的是7块钱一斤,这是虚开;东西卖给了甲,发票却开给了乙,这是虚开;甲卖东西给乙,发票却是丙开给乙的,这是虚开等等。总结一下,发票上的销货方、购货方、商品名称、数量、单价、金额必须与实际经营业务一致,有一样不一致,即为虚开。
2.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即不仅对外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属于虚开发票,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情况不符的发票也属于虚开发票的行为。举个例子,a公司为逃避税款缴纳,a公司法定代表人让好友任法定代表人的b公司在没有实际交易的情况下为a公司开具发票。在这里,a公司和b公司均属于虚开发票的行为。需要提醒的是,很多经营者或财务人员想当然的认为对外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才属于虚开发票的行为,却不知道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也属于虚开发票的行为。
3.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这一条把中间人也纳入了虚开发票的范畴,这里面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职业的,即以此为赚钱的方式,在开票方与受票方之间充当“掮客”的角色,赚取中介手续费,这种属于知法犯法;另一种是恰巧知道有多余发票的企业和缺少发票的企业,以帮朋友忙的想法变成了介绍人,这种行为多属于不懂法所致。
但是不管懂不懂法,有没有收取介绍费,一旦发生此种行为,所必须接受的法律制裁是一样的。因此,千万不要介绍他人虚开发票,以免好心办坏事,害人又害己。
注意:
1、这仅仅是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典型案例,很多苍蝇还没有公布!
2、公布的这些仅仅是导火索,这些虚开企业的上下游估计都不是什么正经玩意,蜘蛛网一般的大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虚开发票的,都将会被查出来!
3、这次不仅仅是专用发票,四川的这个案子里面被查处的原因是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4466份。
所以说,以后虚开普通发票也是同样的风险。这个应该清楚,因为现在所有的发票都是需要纳税人识别号的,所以票据流向更加清楚和可查!
财务人如何保护自己?
1、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会计法》无疑是会计人员的保护神,作为会计人员一定要熟记在心。新修订的会计法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第一责任人定为单位负责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人无责任了,会计人在对外报出的报表及相关的原始凭证中,一定要单位负责人签字,这点很重要,平时决不能大意。这是自我保护的前提。
2、做事有原则有底线
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要自己权衡,明显违法、犯法的事情绝对不做,这是原则也是底线。
不要出事了,就推委说是老板要这么做的,这样的辩白不觉得很苍白无力吗?你是一个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有判断能力。
3、把住交接关
针对接手原来账务的新任会计而言的,一定要把住交接关,对“烂摊子”不能轻易接手。
有些企业的前任会计由于某种原因不辞而别,新任会计此时更应当谨慎从事,要把“丑话说在前头”,必要时应当建议老板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然后监交。在面对税务等部门查账时,也可以证明自己与之前的事情无关。
最后,小编要说:“会计人只要守住原则,不触犯法律法规,就没什么事儿,毕竟我身边的会计人都好好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