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层与(n)实体
开放系统子系统
对等层 对等实体
(n)层 (n)实体
2、(n)服务与(n)协议
(n)服务:(n)实体向(n+l)实体提供它们间进行通信的能力称为(n)服务。
服务提供者(n)协议:在执行(n)功能时,确定同等实体通信行为的一组规则(即语义)和格式(即语法)称为(n)协议。
上下层间是服务关系,对等层间是协议关系。
3、(n)服务访问点与(n)服务连接端点
(n)服务访问点sap是(n)实体给(n+1)实体提供服务的地点,是(n)实体和(n+l)实体之间的静态逻辑接口,即一个传送通道,本质上说,(n)sap是存在于(n)层和(n+l)层边界上的一个逻辑队列。
(n)连接端点cep是sap的动态反映,一个(n)sap中可能有多个
(n)连接端点存在,彼此之间用标识符(即在sap加后缀)来区分的。
一个(n)sap一次只能连接一个(n)实体和(n+1)实体。
一个(n)实体可同时通过多个(n)sap与多个(n+1)实体相连。 ————复用
一个(n+1)实体可同时通过多个(n)sap与多个(n)实体相连。 ————分流
4、服务原语(primitive)
服务是通过一组服务原语来执行的。
osi模型中,将服务原语分为四类:
请求(request):由服务用户发往服务提供者,请求它完成某项工作。
指示(indication):由服务提供者发往服务用户,指示发生了某些事件。
响应(response):由服务用户发往服务提供者, 对前面发生的指示的响应。
证实(confirmation):由服务提供者发往服务用户,对前面发生的请求的证实。
例:
(单击各阶段标题显示动画过程)
建立连接(有证实)
数据传输(无证实)
拆除连接(无证实)
服务分类:
有证实、无证实
5、数据单元
在osi环境中,对等实体间按协议进行通信,相邻层实体间靠服务进行通信,这些通信是通过传送三种数据单元 du(data unit)实现的。
(n)服务数据单元:为实现(n)服务所要传送的逻辑数据单元,简写为(n)sdu(service du)。
(n)协议数据单元:在不同站点的各层对等实体之间为实现该层协议所交换的信息单元,简写为(n)pdu(protocol du)。
由两部分组成:
(n)用户数据:(n)实体之间为(n+l)实体提供(n)服务而传送的数据,记为 (n)ud(user data) 。
(n)协议控制信息:为协调(n)实体之间的联合操作,在(n)实体之间能够保证按该层协议指定的规则进行通信的控制信息,记为(n)pci(protocol control information)。
使用(n-l)服务必须传送(n-1)sdu,因此将(n)pdu变换为(n-1)sdu是发送端的功能;而在接收端必须把(n-l)sdu变换为(n)pdu。
(n)ud和(n)sdu的关系
一个(n)ud可以一次传送给(n)实体,此时(n)ud与(n)sdu是一对一关系;
一个(n)du也可以是多次经接口传送给(n)实体,此时(n)ud与(n)sdu是一对多的关系。
(n)pdu和(n)sdu的关系
(n)pdu与(n-l)sdu之间的变换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多对一或一对多的,这就是所谓的“分段/合段、组块/分块、拼接/ 分割”。
③(n)接口数据单元:在同一系统的相邻两层实体的交换信息中,经过层间接口的信息单元,简写为(n)idu(interface du) 。
由两部分组成:
(n)接口数据:(n+1)实体传送给(n)实体的数据,或在另一端从(n)实体向(n+1)实体传送的数据,记为(n)id(interface data)。
(n)接口控制信息:为了协调(n+l)实 体和连接的(n)实体间的联合操作而附加的控制信息称为接口控制信息,
记为(n)ici(interface control information)。
(n)idu和(n)sdu的关系一个(n)idu可以是一个(n)sdu,也可以是部分(n)sdu,即一个(n)sdu可以是一个(n)idu和多个(n)idu;也就是说,(n+1)实体和(n)实体之间交换(n)sdu,是通过一次或多次交互传送(n)idu实现的。
多次交互传送过程如下图所示。
上述三种重要的数据单元的关系,可以用下二式简单地表达:
sdu、idu和pdu以及控制信息之间的关系
6、两种服务
1.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交换前,必须先建立连接,数据交换过程中要维持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应终止这个连接。
优点:是可靠的报文序列服务、接收按顺序。
缺点:线路利用率不高,对于很短的零星报文额外开销较大。
适合:在一定期间内要向同一目的地发送许多报文的情况。
典型模式:电话系统。
2.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之间通信前,不需要先建立一个连接,其下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事先进行预定保留。
优点:灵活方便、较为迅速。
缺点: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和失序 、每个报文都必须提供完全的目的站地址开销较大。
适合:传送少量零星的报文。
典型模式:邮政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