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先定 | 新产业生物控股人
饶微 | 新产业生物董事长
“中国市场装机量最大的化学发光厂家”
——这是今年年cmef上海春季展上新产业展台的宣传语(相信参加过2015、2016年cmef的朋友不会陌生)。新产业的展台在主通道的位置,上面那句话几乎占据了其整个招牌的面子。
从2015年到2017年,新产业在ivd领域是让ivd四巨头(罗氏、雅培、西门子、贝克曼)不得不关注的本土民营公司,究竟它是什么样一家企业呢?这就不得不提到的是上方图片中的两个人。
翁先定:新产业生物控股人,新三板第九富,身价62亿,他是在资本市场20多年的骨灰级投资人。
72 从官场到商场
1986年,翁先定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专业毕业以后,就进入了国家计委财政金融司工作,先后担任了财政金融司副处长、财金司证券处处长。还被派到意大利参加世界银行finafricamba专业学习,获银行与企业金融管理硕士学位。
1992年9月开始担任深圳市计划局局长助理,兼任国家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任驻深圳特派员。看起来在从政路上走的非常顺利的翁先定,却在1993年决定弃政从商。
1993年翁先定组建了新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刚刚开始,瓮先定的公司有两个投资方向:
一个是投行业务(包括创业投资、策略投资、信托投资、资产管理、资本市场、企业并购、投资咨询等投资银行及其衍生业务);另一个是投资产业,瓮先定将目标定在了高新技术产业上,新产业生物就是其中的黑马。
1995年12月15日,新产业投资出资800万与东湖材料一起成立了新产业生物。由于中国在ivd领域起步较晚,ivd设备的门槛较高,当时的新产业生物只是一个和众多国产小型生物科技公司一样的初创企业。
饶微:新产业生物董事长,拥有发明专利36项、国际pct专利8项,他是中国首个成功研制出可以应用在细胞分离、基因分离和免疫定量分析等领域的纳米免疫磁性微球新材料的科学家。
72 从实验室到企业
饶微从来都是一个科学家,直到如今已是一家市值183亿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他都更喜欢呆在研发部。
1993年1月,饶微和他的导师袁润章教授一起领导的纳米免疫磁性微球项目组,首次在国内提出有机单体分子和无机纳米磁性粒子在分子水平上复合的新理论,并以此理论作为指导,成功研制出可以应用在细胞分离、基因分离和免疫定量分析等领域的纳米免疫磁性微球新材料,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
1997年,饶微加入新产业生物担任公司总经理,也正是由他带来的这项技术使得新产业生物一举成为可以与全球四巨头在ivd免疫领域抗衡的公司。
免疫领域的蓝海-化学发光
在ivd领域,快速发展的分子诊断虽然是目前最为火热的新领域,但免疫学方法仍然以30%左右的比例在ivd市场有着稳定的地位。
在化学发光普及之前,免疫学方法主要集中在酶联免疫、板式发光、胶体金等定性或半定量的方式,无法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随着管式化学发光技术的发展和成本下降,化学发光必然将成为免疫领域的中流砥柱。
正是看准了这种趋势,新产业生物很早就进入了化学发光这片蓝海,这也使其在全球市场拥有了先发优势。
当其他本土公司还在替四大巨头做代理的时候,新产业生物已经用自己研发的仪器和试剂跟罗氏诊断、西门子诊断、雅培诊断和贝克曼等在化学发光市场的同一水平线上竞争了,就是因为拥有“纳米免疫磁性微珠”这个技术。
实际上,ivd四巨头进入中国的化学发光市场的时间也并不是很早。
西门子的advia是2003年进入的,时间最早,同时还有梅里埃;
然后是2004年贝克曼的access 2和dx1800,以及强生;
之后2005年雅培的axsym;
而ivd老大罗氏是最晚进入的,直到2006年elecsys2010才进入中国市场。
他们使用的包被载体都是该领域最先进的纳米免疫磁性微珠。
2008年,新产业生物就率先研发出纳米磁性微球分离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标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及系列配套试剂,实现了国内免疫化学发光领域零的突破,并于2010年实现了产业化。
新产业生物成功打破了跨国公司在化学发光领域的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使其成为了免疫诊断领域的全球竞争者。2011年新产业的maglumi系列推入市场,作为第一家全自动发光国产品牌,平均一年新装机1000台仪器。
截止2015年底全球已经有超过6000台的装机量,占国内累计总装机量的6%左右。作为封闭式系统的化学发光领域,有了装机量的基础了以后,就开始上试剂了。新产业试剂的毛利高达90%,净利润在保持在30-50%之间。
▲2017 cmef春季医疗展新产业展台
技术打下的江山要靠技术守护
新产业生物的产品线比较单一,也可以说专注于一个细分领域。
新产业生物在免疫化学发光领域主要有6款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102 项配套试剂,是国内提供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种类最多的供应商之一。
其系列中最高端仪器maglumi 4000,其测试速度高达280t/h,速度仅次于国际上速度最高的贝克曼dxi800,而dxi800为四通道加样,maglumi4000仅为单通道加样。单通道加样的优势在于仪器故障率更低、重复性更高等。
通过仪器型号系列化,以满足低、中、高不同领域的客户仪器测试速度、样本和试剂装载量的需求;配套试剂涵盖甲状腺、性腺、肿瘤标志物、代谢、肝纤维化、传染病等检测项目,覆盖面很广,项目数量超过100项。预计3年内会有超过200个发光项目。
产品线单一,可以集中资源全力服务好客户,体现了本土企业的优势。这样使整个团队无论是在市场占领,还是售前售后问题处理上都反应迅速。
除了中国的服务中心,其还将在伊朗、印度、沙特、阿尔及利亚、西班牙、罗马尼亚,以及美国等国家筹建海外服务网点。
投资+研发+市场 三驾马车驱动
自2014年上市以来,两年间新产业的市值翻了30倍,成为新三板创新层市值最高公司。
2015年营收7.32亿人民币,同比上涨34.19%,毛利率75.66%;
2016年营收9.23亿人民币,同比上涨26.08%,毛利率78.8%。
2016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49%,主要系化学发光分析仪器和试剂是封闭系统,随着公司累计装机数量的提升,将带动试剂业务的快速增长,试剂实现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将稳步提升,仪器及配套软件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2016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加68.16%,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同比上升了1.28个百分点。截止2016年底,新产业正在进行的仪器研发项目主要包括:超高速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iossays360和biossays240,预计2017年完成。
作为公司控股人翁先定曾说过,他负责财务投资,董事长饶微才是公司的实际经营者,也负责公司的核心技术。同时,他下面有专门负责中国市场以及专门负责海外市场的两个副总。
资本、研发、业务各司其职,彼此互不干扰,在目前阶段很好的规避了可能存在的内部纷争。
除了仪器,试剂齐全也是制约企业化学发光产品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发展趋势的封闭式系统的制约,只有能够生产种类丰富的发光试剂的厂商才能提供较为齐全的检测菜单,从而吸引客户购买仪器,进而实现带动试剂销售的良性循环。
目前,在中国的化学发光市场,传染病、甲功、优生优育、肿瘤标志物是布局重点。因此饶微也在主抓公司的试剂研发,力求使菜单更全面更高效。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饶微有一个梦想:亲手打造一个能够打破“ivd四巨头”垄断的民族品牌。
72 中国第一家、全球第五家采用最先进的“纳米免疫磁性微珠”作为系统的关键分离材料的公司;
72 中国第一家、全球第四家采用目前该领域最先进的“人工合成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代替传统的酶作为发光标记物的公司;
72 中国第一家自主研发并能批量生产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的公司。
对于未来,新产业生物的目标是国际市场,也正在这样布局。
然而,现实对于新产业来说真的可以“无视”国内竞争者了么?
在国产企业的免疫化学发光领域,新产业并不是最早进入市场的公司。
早在21世纪初期安图、科美和新波(后被铂金埃尔默收购)是当时板式半自动发光领域发展最好的三家中国本土公司。但2008-2009年随着板式逐渐被淘汰,国产企业开始转向管式研发。
这时新产业才开始进入化学发光市场,但却成为国内第一家自主研发出全自动管式化学发光仪的公司。不像其他国产公司为了避让外资巨头从二三级市场开始占领,新产业直接切入的就是一级市场 —— 三甲医院,直接叫板的就是“ivd四巨头”,并且也成功迅速抢占了市场,建立了品牌知名度。
且不说如今新产业是否真的能在国际市场跟“ivd四巨头”叫板,可以看到同行的“中国兄弟们”也追的很紧。
2011年迈克化学发光产品注册完成,于2012年投入市场销售;
2013年安图开始正式销售管式化学发光仪;
2013年底迈瑞发布了全自动管式发光产品cl-2000i系列。
76在检测项目上,虽然新产业目前能做到行业最全,但是安图作为老牌国产ivd公司在项目数量上似有赶超趋势;
而在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传染病项目上,目前科美是做得最好,科美的传染病很有优势,传染病项目占了免疫市场的30-40%,所以对于占领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不得不提到迈瑞,作为中国医疗器械的航母公司,向来产品质量和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几乎没有短板,可以说是新产业最大的“威胁”了。
技术是王道,依靠专利胜出的新产业应该最有体会。
然而在管式化学发光技术上,新产业和之前的索灵用的是同一个技术,比起国产其他企业多选择的间接发光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竞争处于劣势。
饶微的梦想是美好的,也希望国产企业能够真正在全球市场跟外资巨头在同一水平线竞争。
至少现在已经在路上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
部分资料参考:
71 腾讯财经:他靠投资成为新三板第九富 身价62亿
71 贝壳社:ivd产业链系列之化学发光专题
71http://snibe/
▼
medtrend∣ 医趋势
医疗前沿资讯 | 趋势观察洞见 | 组织与领导力 | 人才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