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有个性的老店
低调到没挂招牌
每天下午3时营业、6时关门
一年还要休息两个月
即使这样老板还说忙不过来
因为三个小时他要做1000多个这样的海蛎饼
▼
子承父业 这家人50多年只做海蛎饼
坤赐小吃在同安,至今已经50多年了,由一对兄弟共同操持,老大稳重寡言,老二风趣幽默,坤赐是老大的名字。
“原本叫阿亮小吃,这两年才改名字”,老二笑着说,兄弟俩从小就跟着父亲阿亮学做海蛎饼,现在虽然改了名字,但还是古早的味道。
虽然每天下午3时才营业,但是从早上8点开始,兄弟俩就要开始准备食材了,长短均匀的葱段、纹理精干的瘦肉、切得细细脆脆的马蹄等等,尤其是新鲜的海蛎,颗颗都十分饱满。
这样的海蛎,店里一天得用掉30多斤,油锅一起,老大左手拿着炸勺,先将小缸里的加有葱末蒜段的调好味的地瓜粉,盛点放入勺子填满铺平,加上海蛎、肉末、马蹄,再上面盖上一层地瓜粉,随后下锅。
动作一气呵成。
老二在旁边用长筷挑起炸好海蛎饼,沥完油就被转移到砧板上。
然后趁热用刀背将海蛎饼拍扁,然后切成四份,配上一份1元的碱面,这是最地道的厦门吃法。
碱面能完美地减少油腻,海蛎饼的酥香和面的软滑,不能更可口。
而且一定要粘上他家特制的辣酱,这可不是其他店提供的甜辣酱,而是老店用花生末、辣椒等等调制的,口感较辣。
连铁勺都磨成了一半
珊瑚去的那天刚好天气微凉,老板一直提醒我要现吃,外皮刚好酥脆!在热滚滚的油锅里走过一遭的海蛎饼,外酥内嫩,又因为加了肉末和马蹄,更加有嚼劲。
已经切成小块的饼内海蛎清晰可见。
而且,每只海蛎饼都有三、四颗海蛎,以2元的价格来说,实在是太值了!
这时候,如果再配上4元一盅的豆腐汤,身心都大满足!他家炖出来的汤酸笋味居然不是那么的重,是刚好开胃的酸度,加上瘦肉,肉香味更加香浓。
最重要的是,豆香味十足的豆腐嫩滑嫩滑的,吃了炸物后就格外清新。
店里还有猪肚汤和小肠莲子汤,带有闽南炖罐的淡淡药膳味,如果还不过瘾可以再来个茶叶蛋。
海蛎饼、碱面、三种汤、茶叶蛋,这就是这家老店的全部菜色。与现在动辄上百样的新式菜单而言,对比鲜明,但是每天一开业,四方食客就自动聚集到这两间被油烟熏黑的店面。
或者,正如老二所言,所有深得人心的老店就像这挖海蛎的铁勺一样,在岁月中磨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忘了告诉大家,清明前后正当海蛎最肥美,接下来的农历6、7月,坤赐小吃要停业两个月,等到了海蛎应季的秋天才会开业哦!所以,你们还有不到2个月可以去排队!
坤赐小吃
往期回顾
绿盛意小笼包|友生风味小吃|春记小吃
局口拌面|思北花生汤|联生炒面|明月虾面
厦门老店全记录 | 第9期
编辑:珊瑚 |摄影: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