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掀起一阵接一阵得全民创业风潮。假设我们要开公司,很多人就会问,我资金不够怎么办,或者开公司需要很多资金么?其实这都是很落后得逻辑了。
这时候肯定有小伙伴会问,我没有注册资本,怎么办。注册资本是一个公司法概念,按照新修订的《公司法》及相关条例,“注册资本”的登记管理已经从“实缴登记制”调整为“认缴登记制”,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
什么是实缴,什么是认缴。
实缴就是你实际出资,真金白银到自己得公司账户;认缴就是认筹一些资金说自己公司注册资本是多少,不需要实际出资。
这时候往往会出现很多企业将自己得注册资本吹得很大,随便来等个几个亿,虽然公司法和公商登记得不管,但是等企业到了规模,召集投资人得时候,可能就会要求认缴资金,假设没有几个亿认缴,可以减少注册资本,但是程序比较耗时且严重影响进入资本市场。
还会有小伙伴会认为注册资金越多越好,有面子,即使耗时也无所谓。
但是特别注意,当你将自己得公司注册资本登记为几个亿,这时候吹牛要付出代价,你要承担这注册资金得责任。
那注册资本,有哪些讲究呢?
1、注册资本登记时切记量力而行,关注自己的当期资金能力或可预期资金能力,为未来的资本运作和经营运行降低压力,如果一时头脑发热已经写的很大,且实缴出资承诺预期无法完成,那就“姿势不对,起来重睡”~尽快减资。
2、在实际工作中,假设注册资本200万,可能一下子没有这么多资金,可以分批转入企业,转账一定注明好某某投资,转出来写备用金。
3、有的创业者,或者自己琢磨,或者在某些“专家”的建议下,在注册资本中设置用自己持有的软件著作权、专利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觉得通过加大点资产评估值在不掏钱的情况下占有较大比例股份挺合适。
实际上,从税法角度看,个人以非货币资产出资的分解动作是个人转让非货币资产和投资同时发生,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见财税〔2015〕41号文件)。强烈建议还是以货币出资吧。
注册资本高固然很好,可以显示公司有实力。但是,你要确保你有实力去完成吹的这个牛,即使不能,也记得要去修改章程延后出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