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甸出发,顺着漫湾至芹菜塘的公路往前行约8千米,便到林街乡政府所在地一一林街,林街街道不长,仅有两条街,10多分钟便可走完,林街街上的居住户大多为回族,街头的山坡上有一座很大的清真寺。从林街乡开始,无量山脉陡然抬升,主脊线普遍在海拔2800米以上,无量山展现出它最撼美的一段,30000米以上的山峰一个连一个呈笋状如驼峰起起伏伏地横亘几十千米铺盖过林街乡与景福镇。
无量山主峰段最高、最有名的几个峰西坡都在林街乡和景福镇境内,无量山最古老的茶树、最古老的几个村寨旧址和寺庙遗址也在这一区域,林街乡和景福镇留存下来的千年古茶王在云南省内也称罕见,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林街乡和景福镇凡有古茶树的山头毫不含糊地排名列前地在其内。
从林街乡开始看古茶树寻银生茶便是一件既令人兴奋又让人辛苦的事了,看古茶树先从古茶园面积最大的丁帕村委会看起,丁帕村委会有21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都种茶,其中海拔在1700米以上的10个小组即10个自然村都有古茶园,丁帕的古茶园面积在林街乡是最多的。
丁帕村委会最大的古茶树在磨刀河村,磨刀河村海拔已超过200米,在无量山海拔1900~2100米的村塞一定找得到茶王树,村寨越高,古茶树越大,这已是无量山的规律。磨刀河村已通上公路,越野车已可进去,在漫芹公路上可看见一高耸入云形如巨鼎的山,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金鼎山,去磨刀河村便要绕经金鼎山沿河而上。在距金鼎山还有1千米时先看到的是二道河村二道河村在金鼎山与轿顶山之间的一片洼地上,因有两条河在此汇合所以村名就叫二道河。二道河海拔已有1900米河两岸的村子都有树围超过160厘米的大茶树。
这些树龄不会少于500年的大茶树都直线地种在地埂上,二道河村目前留下来的500年以上的古茶树还有10多棵,树龄在100~200年的有200棵以上,有的在地埂上,有的在古道两旁和房屋前后,种茶的方法仍是一千多年前氏羌系乌蛮的种法。从地理环境和古茶树来看二道河是古村寨,金鼎山和轿顶山在这里隔河峙立,河两岸有上百亩坡度不大的土地可种粮食,两座山都有溪水流进二道河洼地,浇地和生活用水充足,村子海拔1900米左右,夏天凉爽,冬不盖雪,在古代是氐羌系民族乌蛮人居住建寨的理想之地。
清朝时期,二道河旁边的金鼎山山顶有座很大的道教寺观金鼎寺,1950年以前,每年春天金鼎寺要搞祭祀活动,村民们叫办庙会,庙会期间有商品交易活动,景东各乡及云县、南润的人都来金鼎山赶庙会,人多时达五六千人赶山,非常热闹,而去金鼎山的金鼎寺需得从二道河村上去,所以二道河每年都要热闹好多天,那时二道河的茶叶不够卖道河的人每年做庙会生意也能挣不少钱。
如今金鼎山不搞庙会了,二道河也冷清了,很少有外地人来,二道河有大茶树外地人不知道。丁帕村委会是景东县布局的重点种茶区,二道河在1980年以后又种了五六白亩新茶地,因尤厂家或公司来村里收茶,村民们自己将干茶毛料背去林街或景福街卖,采茶季节村民们很辛苦。本内容来自《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