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技术的未来:从三个方面全面诠释DT技术发展阶段

前言自2015年以来,大数据技术(简称dt技术)在中国开始火爆,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各位企业家,都在谈论大数据技术。那么,dt技术到底是什么我们从事数据技术应用推广已经近4年,在我们所接触的企业客户中,我们发现对于数据技术的理解,不同的人停留在不同的认知层次上。下面我们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深度思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数据技术的理解以及对数据技术的未来展望。本话题将分成三篇文章进行介绍,以便让大家能从三个角度了解这个新兴技术并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第一篇:从it到dt,数据技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主要介绍什么是dt技术?dt与it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第二篇:要谈dt技术趋势,先从it技术发展的周期规律说起。(历史总是相似的,要想预测dt技术的发展趋势,先来看看it技术发展的5个周期规律,在每个发展阶段将会衍生哪些机会?)第三篇:dt技术的未来:从三个方面全面诠释dt技术发展阶段(从技术应用的视角演绎dt技术未来将会经历几代发展?每一代都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冲击?)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本文采用类比的分析说明方法。类比是一个基础的思维方式,也是数据技术中重要的数据思维之一。
从上一篇《要谈dt技术趋势,先从it技术发展的周期规律说起》介绍的it技术发展历史和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类比思考一下dt技术未来的发展阶段。dt技术就是数据加工技术,现在的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都是数据技术的分支或者等同于数据技术,只是侧重的方向不同。
对于数据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下文介绍了我从3个不同方向的思考和总结,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一、从技术本身的形式升级来演绎数据技术的发展方向
因为it技术的1.0~4.0阶段(1.0阶段是单向传播形式、2.0阶段是双向传播形式、3.0阶段是多向传播形式、4.0阶段是去中心化的多向传播形式)都是传播方式的变化和升级,那么,对于dt技术,也可以从其信息加工方式和升级上考虑其发展方向。下面从数据加工技术的加工形式角度演绎数据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dt 1.0阶段:数据的简单加工和统计汇总
现在的大数据和数据公司都已经进行了数据采集、数据汇集、数据流通,用大数据来指导业务,但是其中的大多数公司也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汇总而已。有的公司为了让流通的数据能够增值,会对数据做一些加工处理,其中包括数据清洗,将不规范的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稍微复杂一点儿的也就是基于信息进行数据关联,如按照人的名字、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相同信息字段,将两个或者多个数据集关联打通。这还都算是基本的数据处理方式。
比如,高德导航根据用户的出行数据统计汇总了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情况,虽然这被称作非常普遍的大数据处理和加工,实际上只是数据的统计汇总。而这个统计汇总的加工方式是人先在自己的脑子里有了基本的算法和模型,然后再用程序代码指挥计算机完成统计汇总的工作。
即使现是在的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仍然是简单的信息传输之后,根据人类设定的条件做出反应,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智能”的程度。
dt2.0阶段:用数据加工技术对事物发展规律进行探寻。
在这个时期需要在数据加工处理和统计汇总的基础上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认知事物,对事物的发展对错做出判断,这种判断是基于规律的总结的。
就如在开放的空气中和常规大气压下,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一样。这就是规律,是基于日常现象的总结,并能够结合在不同大气压下水沸腾的点不同一样,形成一个描述水在不同大气压下的沸腾温度表,这就是描述事物规律的数据表,用于指导或者判断未来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种管理理论和逻辑框架应用到数据分析和挖掘中,能够更好地得出更复杂的规律。例如,一个客户常规每个月消费2万元,如果有一个月只消费了1.8万元,那就是消费迁移,或者是潜在的客户流失。如果在其本身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连续几个月的消费都在下降,就可以直接判定客户流失。这个就形成了数据的深度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在国家治理中,这种规律性指标和判定过程越来越丰富,并且成为表征我们个人健康、企业健康、社会健康等各种规律性数据表,从而指导我们认知世界。
因为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在探寻事物发展规律的时候需要考量更加复杂的因素,从而会形成更加复杂的规律数据表。一个人工作开心不开心,会受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其接收的其他综合信息的影响,另外,更加重要的是还会受这个人本身个性的影响,这个判断的标准就无比复杂。所以如果要生成一个个体人的高兴程度的判定数据表,就会非常复杂。
因此,当我们要对复杂的事物探寻规律的时候,就需要把更多的数据整合、关联起来,从复杂数据集中探寻历史数据中隐藏的规律性指标。这个时候对数据集的需求就变得越来越多,而且数据集要越来越精细,并能够做到可取可用。
dt 3.0阶段:利用数据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
结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事物所处的内、外部的环境,形成对事物未来发展的预测,从而形成对自然世界的发展判断,这个数据加工技术就比对规律的探寻更高一级了。目前已知的数据技术还是利用过去的统计方法对单一未来的事物进行预测,包括天气预报,仅仅是结合各种天气条件和要素的预测,而忽略了各种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蝴蝶是否扇了扇翅膀。
在此阶段的数据预测技术将要比传统的数据预测复杂得多,会面临更多的外部环境,需要更加广泛的数据集。
dt 4.0阶段:是预测技术高度发达基础上的行为规范。
在数据系统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之后,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接下来该做什么,这就达到了数据系统指挥人类的阶段。这是数据技术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系统自动采集数据、分析数据、验证规律和逻辑、制定相关标准、预测未来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做出判断和决策,接下来该做什么。这个时候系统就是智能系统,是一个完全可以替代人类的智力系统,并能够指挥人、指挥机器设备,发出各种行动的指令。
现在的无人驾驶采用的就是机器学习技术,通过采集人类驾驶过程中各种道路状况,模拟人类驾驶的方法,这种模拟不是基于预测技术的,而是更多地采用模拟技术,即机器学习(机器学习人的行为),这必然会导致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失效,因此,现在的自动驾驶技术还无法避免事故。如果自动驾驶技术是结合对外部环境的预测,以及对道路状况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预测的话,那么事故率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比如,行驶在道路上的智能汽车如果能够获知其他车辆的目的地和路线、行驶轨迹,并提前相互协商每一辆智能汽车的路权和时间,能预知道路上动态的行人的行动轨迹和路线,以及每个行人是否让路、是否感知到行驶车辆的危险等预判性地感知行人的行为,那么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率会无限接近0。这是一个理想的状况,要想达到这个状况,就需要数据和数据的互通。这个数据的互通是基于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信息连接的,是基于一定规则的即时共享原则的。比如,距离在1公里以内的智能汽车都必须共享各自的行程轨迹和行进计划,当距离超出范围之后,这个共享数据就会被消除,避免个人隐私或者避免数据泄密等,这就需要类似一个互联网联网通信规则一样的protocol一样。
以上的4个阶段是完全从数据加工技术形式升级的角度做出的一种预判。因为信息技术和数据技术毕竟不是完全相同的技术,这个判断是否正确,还有待我们后续持续的观察验证。
二、从基础设施+设施服务的视角演绎数据技术的发展方向
如今,电力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设施,一种随处都遍布的“插座”设施,而电力、电气和电子设备就是电力技术应用和价值放大器。而互联网技术也已经成为基础设施,无处不在的无线互联网网络是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而信息技术在沟通、交易、办公、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就是互联网技术的价值放大器。那么,未来的数据技术会不会也会有基础设施和技术应用的区分呢?
这个答案也是肯定的,数据将成为基础设施,而数据的分析、挖掘应用,也将成为该数据基础设施上的价值放大器。所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必然有数据服务商会为我们提供所需要的数据接入,满足智能社会的需求,也有大量的数据模型和算法运行在无处不在的智能设备上。
可以设想一个这个场景:在一个智能汽车充斥的都市里,智能汽车要想自动出行送乘客到达目的地,就需要在事前了解整个道路的交通状况,选择更好的路线,就需要有数据服务商接入即时数据,满足智能汽车的运算需求;当智能汽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驶入道路时,就需要接入一个道路车辆运行状况的数据服务商提供的数据服务,这个数据服务商能够告诉在该智能汽车周边有关联的交通状况相关的数据,其他车辆的运行轨迹和状况,以及该如何躲避拥堵,走哪条线路更加通畅,什么时候该躲避障碍物,什么时候该躲避其他车辆,什么时候该躲避行人,等一系列的即时的数据接入服务。当该智能汽车到达目的地之后,所有的即时数据接入服务终止,就如同我们完成工作,合上电脑,切断互联网连接一样,这就是是数据基础设施服务商和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从技术应用领域和应用技术创新的视角来演绎数据技术的发展方向
反思电力技术的发展史,我们发现,电力技术作为一个基础能源,其发展规律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从电力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电力能源转化的角度,也可以梳理电力技术的发展史。
1.电力技术发展史
电力技术1.0阶段:电能转化为光能
最早的电力应用就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用电力发热燃烧灯泡中的钨丝从而发出光,实现了电力技术在世界上的第一次普及应用。
电力技术2.0阶段:电能转化动能
随着人们对电力技术的了解深入,对电力的控制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发现了电磁效应,将电力能源能够转化为动能,于是就有了电动机,从而让电力普及到工厂的生产中,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模式。此时传统的以靠蒸汽机动力的工厂逐步被电力驱动的工厂所取代。
电力技术3.0阶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实现了存储和移动
借助电池技术,人们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可以从化学能再次转化为电能,实现了电能的存储和移动化应用。因为有了电池的存储方式,电力技术的应用范围大幅度扩展,从而进入了3.0阶段。
电力技术4.0阶段:电能转化为信息信号
随着电报、电话、互联网、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发明,我们进入电力能源应用的4.0时代,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是电力转化为信息符号。从而,电力技术带动我们进入信息时代。
以上是从电力技术的应用领域或者电力能源转换技术的角度介绍电力技术的发展阶段。
下面介绍一下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
2.信息技术发展史
信息技术1.0阶段:媒体时代
最早的时候,信息技术用来传播,从而改变了我们的媒体消费习惯,信息传播的方式不再是通过原来的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或者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我们有了新的媒体——门户网站。登录门户网站,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发布在网上的信息,这样的优点是更快捷,不受时间限制(广播)、地点限制(纸媒),所以,第一代互联网技术被称为媒体时代。
信息技术2.0阶段:电商时代
之后信息技术开始用于交易,于是有了亚马逊、ebay、淘宝、京东等各种交易平台,人们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的随时随地购物。因为是多向传播,商家有了获得客户反馈的通道,从而建立一个基于评价的信用体系。另外,基于信息传播,人们建立了购物所必须的支付功能,从而让线上购物比线下购物体验更佳。
信息技术3.0阶段:共享经济
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发布并匹配供需关系,打通闲置资源和需求,并能够通过高效的匹配算法,让资源更高效地利用,从而有了共享经济。现在是共享经济普及的时代,虽然有些可笑的案例,这是共享概念过热的原因,但其本质上是信息传播到精准匹配的升级。
信息技术4.0时代:社群经济
基于社群的消费需求升级,有了基于线上社群community的各种经济现象,包括众筹(社群投资)、c2f(community to factory社群定制)、微商(服务于社群需求的商品交易模式)等。当然现在的绝大多数微商并不是真正的基于社群需求的商业模式,而是变相的淘宝店家,甚至绝大多数都是淘宝店家出身,他们还在用淘宝的模式狂轰乱炸着朋友圈。
3.dt技术发展阶段
从以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也能思考一些未来数据技术的发展方向。数据技术是信息加工的技术,是人类的认知技术、思考技术、决策技术,是智慧,而智慧指挥人类生产活动,让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