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史上有哪些品牌转型的经典案例?

康宁(corning)
这家公司是从多业务到单业务的转型失败中恢复的经典案例。公司最初是通过玻璃制造技术的多元化材料生产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产品遍及消费者厨房用具在内的多个行业。在电信行业大爆炸的时代背景影响下,公司巨额投资于光纤电缆业务,同时减少了消费类产品。然而,在电信泡沫破灭时,光纤技术的开发已经大大供过于求,公司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危机,接近破产的边缘。
此时,公司又一次通过回归多元化战略来拯救自己,投资于那些在经济行业中有发展前景的品类。当前,康宁公司已经成为了娱乐和移动电子部门液晶显示屏(lcd)的领先供应者、汽车部门环境技术子系统的提供者以及生命科学行业样本处理材料的提供商。
巨人
史玉柱创立的这家公司堪称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教课书之一。
1991年,史玉柱成立巨人公司,主推巨人汉卡。同年,巨人汉卡销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1995年史玉柱被列为《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第8位,是当年惟一高科技起家的企业家。
1994年8月,在国外软件大举进军中国,抢走了汉卡的市场份额,侵占了巨人集团其他软件产品的生存空间之后,急于从it困境中突围的史玉柱把目光转向保健品。第一个产品是“脑黄金”,在当时的三株、太阳神等保健品还在对农村做刷墙体广告的时候,“既有贼心又有贼胆”的史玉柱采用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狂轰滥炸式的广告策略加之渠道建设和严格管理,让一款全新的保健品在12亿中国人中家喻户晓。当年,史玉柱和他的脑黄金一起,成为妇孺皆知的明星。
2000年,因巨人大厦导致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的史玉柱及其原班底人马,在上海成立健特生物(giant的谐音)再创业推广脑白金。脑白金运用脑黄金的营销策略,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占领全国市场,销售额突破10亿元,稳居保健品市场榜首。还有那句现在还在骚扰的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同年秋天,史玉柱还清了所欠的全部债务。
2004年11月,上海征途网络科技公司成立首开了网游免费模式的先河。2005年11月15日网游《征途》正式开启内测 ,在线人数一路飙升,到2007年时已经成为全球第3款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万的中文网络游戏,月销售收入已经突破1.6亿元。之后,巨人网络又陆续推出《征途2》、《巫师之怒》等网游,获得了不菲的利润。
2007年11月1日日21:00,纽约证券交易所早市9:30一声钟响,史玉柱旗下的巨人网络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开盘18.25美元,超过发行价17.74%,史玉柱的身家突破500亿元。
比亚迪
1995年2月10日,王传福在深圳创建比亚迪实业公司,生产电池。短短十年内就占领全球50%以上的手机电池市场,并成为中国最大亦为全球顶尖的充电电池制造商。
2003年,当时已经位列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的比亚迪集团,在中国汽车工业高举复兴的大背景下,看到了汽车产业的巨大前景,不过苦于生产许可的限制,其只得以2.7亿元的重金收购了曾有军工背景,却在与同样是“军二代”的长安奥拓争夺战中败下阵来的西安秦川汽车,拥有后者77%的股权以获得汽车生产权。比亚迪主攻平民车市场,2005年,拜低廉的生产成本以及比正常研发方式低1/3以上的“逆向开发”所赐,比亚迪f3打着“以入门车的价格享受中级车的配备”的旗号,以7.38万元的超低售价上市并迅速抢占市场。比亚迪也随之迅速进入中国车企销量前列。
2007年比亚迪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它出产的汽车销往世界各地,其全电动公交车产品已经在北美、欧洲以及以色列等地广泛运营。据英国路透社2014年5月25日报道,比亚迪汽车有望今年电动汽车收益上涨近7倍,这家曾成功促使“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下定决心对它进行投资的汽车公司正在腾飞,迹象明显。比亚迪销售部副总经理李云飞表示:“本周订单势头强劲,表明电动汽车销售收入可达100亿元(合16亿美元),接近2013年总收入的20%;而去年电动车销售营业额仅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