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名的严肃命题
最近,许多高校已经完成了考研复试,登陆的好消息也频频传来。去年,智湖写的第二篇体验帖子也受到了好评。我很高兴我的分享可以帮助那些对考研数学有疑问的学生。在过去的两天里,一些弟弟妹妹给我发来了成功着陆的消息。此外,阅读体验帖子的数量在过去两天有所增加。我认为有必要把它放在另一个平台上,希望能帮助那些对现阶段考研第二名感到困惑的人。
我19岁就上岸考研了,总分410分,132分,这个分数不算太高,但是我在复习过程中有一些体会。简单介绍一下情况,我决定在10月17号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择了这个专业,但是我大一才学微积分。我好像学过定积分,从那以后我就没接触过数学,所以它被认为是零基数学。
那时,我知道我必须选修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作为第二课,但我不知道其他任何东西。我认为数学很简单,所以我买了一本李永乐的书评。我可能读了几页,但我不太明白。我想是因为我没有把复习书中所有的知识点都写出来,所以我不妨买一本课本看看,于是我买了同济大学的第七版《高等数学》和第六版《线性代数》。这本教科书看起来真的容易多了。在我学会泰勒公式之前,我以为只要读一本书就足够了,但后来我就不能慢慢理解了。当我来到中值定理时,它更加模糊,我的学习心慢慢消失了。就这样,一个寒假过去了,大三下学期开始上学,然后慢慢开始学习数学。这是正式准备考研的时候了。
在准备期间,我可能使用了一些像这样的信息。(高数和行代课本,全卷复习,唐家凤接力题1800,满析历年真题,张羽命题八套卷,李林四套卷,森格三套卷,创编和超越卷)
旁边是一堆一年四季都在使用的草稿纸,很难扔掉。
当我开始上学的时候,我听说有一个老师专门研究研究生数学。那时,我第一次听到张玉老师的名字,跟着他走了一会儿。我根本没有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再也学不会了。然后我看了一些体验贴纸。如果基础不好,我可以看唐佳凤教的基础课。我看了他第一卷和第二卷共106集的视频(可以在某个电视台找到),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接下来,
第一,基本阶段(从三月初到六月底)
一天六到七个小时
看唐家凤的基础课视频,然后用笔记本做笔记(像这样)
唐老师的语速有点慢,建议以1.5倍的速度弹奏。听了他的视频后,他真的觉得神清气爽。听完视频后,他不得不回到课本上。我喜欢在书上做笔记,并且我已经在书上做了练习。至于书中的问题,我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但是阅读课本总是有帮助的。这时,我仍然需要一本练习本。我买了唐家凤接力冠军1800。在这个阶段,很难做1800年的基本文章。我记得当我第一次开始做的时候,我不太了解介绍性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必须做。只有通过做这些问题,我才能巩固知识点。
到五月中旬,我已经完成了高中数学部分的学习,并且做了很多题。我应该开始复习线性代数了。我从一开始就听李永乐先生的。我不得不说他讲得很好,从来没有学过线性数学的人都能理解,但是线性数学的一些部分仍然很难。冥王追妻:这个小妞有点甜最新章节例如,直到我上了向量的强化课,我才想进门。
到6月底,无论如何都会是这样一个计划。你第一次学习高等数学和线生成时,你必须知道你能测试什么,1800的基本问题很快就会完成。
二、强化阶段(7月初至9月中旬)
一天五到六个小时
这时,书评派上了用场。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我对知识有了全面的掌握。此时阅读书评并不困难。书评配有同步训练的分级练习。这个练习有点难。我做了一些,但没有完成。
接着是对继电器标题1800的改进(有一些困难,特别是定积分和中值定理的证明)。如果你不能咬紧牙关,谁没有这样生活过?我还可以观看强化课程的视频。我去年看了强化课程的视频,在唐家凤还是第一名,在李永乐还是第一代。
第三,真正的提问阶段(从9月中旬到11月中旬)
一天四到五个小时
1800的强化部分有时间选择一些问题来做,然后是1800的精选问题。这部分不难,很快就能完成。
32年来真正的问题可以在2002年之前的任何时候做,这主要是为了尝试真正的问题的感觉。2003年以后,试题的时间是每天早上11: 30到8: 30,分数应该写在每张试卷上。虽然此时的分数没有任何意义,但它们总是会让你感到快乐。经过32年的真实问题,你一定会发现你的弱点,瞄准你的弱点,然后去1800做相关的问题。自2003年以来,我已经做了两次真正的问题,有些年份的问题并不难。例如,我可以在10年、16年和18年里做得更多。至于错题,没有必要做一个完整的错题本,只要在试卷上改正就行了。
在这个阶段,我看了张宇老师短跑课的视频。至于为什么这次我看的是余兄的而不是唐老师的,我的心可能膨胀了,我觉得我能理解余兄说的话。这一代人的冲刺阶段仍然是李永乐先生。
第四,冲刺阶段(从11月中旬到考试)
一天四小时
在这一阶段,我疯狂地做了模拟题,一共做了四套于戈和八套论文+四套李林+三套森格+八套唐家凤+再创作两篇= 29篇论文。说到这个,我很难过。所有29篇论文的平均分数都是140分以上,结果我在考试中只得了这么少。
我分不清谁好谁坏,随你便。无论如何,做得更多肯定是有回报的。有人说唐佳峰的问题很简单,没有什么可做的,但即使很简单,他也不会每次都拿150分凡间狱无错版。这一次并不难,也没有多少问题需要150分。如果你坚持推荐的话,我会把桑格的三套论文和唐家凤的论文推上来。很简单,但它只会让你犯错。这难道不是真正问题的常规吗?
最后,一些提示:
1.选择一个适合你的老师,不要在乎别人,只要你能理解他的讲课,并且你能负担得起问题,那么他就是一个适合你的老师,但是选择李永乐是绝对正确的。
2.有必要增加一两个研究生数学交流小组,他们会发免费材料,免费课程,高年级学生会回答问题,但不要沉迷于聊天。一天看两三次团体新闻几乎是一样的
3.一定要多练习,多做计算,整洁地做草稿。不要在东部和西部各打一个位置,这会影响计算。
4.放松一下,参加数学考试肯定不容易,但是如果你坚持下去,你会成功的。我可以在零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你也可以。
一个补充:
1.你是在看唐家凤的基础课视频还是同步的教材视频?你是想在提问前看完所有的视频,还是想看完一章?
我看了唐家峰大学的高等数学教材的同步视频,但没有看基础课的视频。如果基础不是很好,我可以用我的方式做。如果基础好,我可以看基础课的视频。
我是1800接力赛的配角。我基本上看完了一段视频。例如,在完成了极端部分后,我整理了唐老师的视频笔记,然后阅读书中的例子和公式。读完之后,我将做1800篇基本文章的介绍练习。基本练习可以做几个问题,然后我会看下面的视频。所有的视频结束后,我将完成剩下的基本练习。
2.看完唐佳凤的视频后,有必要看其他老师的视频吗?是买整本复习书更好,还是分别买高质量和基于行的讲义更好?
视频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它是向你介绍知识、必要的考试地点、复习的重点等。一段视频不可能达到你听完之后就能回答所有问题的效果。所以,最重要的是总结更多,做更多的问题。
我买了李永乐的书评,但我没有单独购买高质量和基于行的讲义。因为复习书中的问题和知识点相对完整,讲义只是更详细,相当于视频和教材的综合。复习整本书的问题有点困难。同时,它还伴随着同步训练,而且其中的问题并不太难。有人建议整本书应该在强化阶段复习,但在基础阶段可能会有困难。
3.哪里可以找到视频资源?看完视频后,我还是做不了基本题。如果我犯了很多错误,我该怎么办?
我去年在b站看了一整年的视频,但是看了前一年的视频。当我谈到它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所以我只看到了去年的第一代短跑班。听很多学生反映在b站找不到视频。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关注考研数据的公开分享,或者考研数学交流小组应该有资源。
看视频和努力工作是正常的。可能是我还没有完全消化,不能一下子适应。我对介绍性问题的第一个问题思考了20分钟,前两页错了一半以上。最后,我坚持下去,做了更多的问题,并从问题中总结出来。起初,我错了很多,然后我就不会错了。
4.我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恐怕我做不到。专业课什么时候复习?
担心没有用。当你感到恐慌和害怕为时已晚时,最好花时间去做。现在开始还不算太晚。
以我的专业课为例。如果你的专业课是一门纯粹的背书科目,建议从九月开始,先读一遍,了解考试大纲,十月正式开始背,考试前背四五遍,这样才能学好。
去年,因为智虎的平台,我遇到的一些同学和姐妹和他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交流,通常是提问和分享经验。这是部分截图:
然后分享一个喜欢问问题的同学,我很感激
仁中考研路漫漫。我希望我的弟弟妹妹们脚踏实地,不要放弃,最终会上岸。
文章来源:www.atol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