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诉讼时效案件法院如何判决

已过诉讼时效的案件法院会受理。受理后法院是不可以主动援引诉讼时效的,但是对方当事人如果提出了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认为是由成立的,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诉讼时效过了的案件,对债权人是相当不利的。
一、已过诉讼时效案件法院如何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九条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第四百八十三条申请执行人超过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提出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不予执行。被执行人履行全部或者部分义务后,又以不知道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请求执行回转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由此可见,超过诉讼时效,只要债务人不提出时效抗辩,法院依然会支持债权人的诉讼请求。但此时,是不是申请时效抗辩不是债权人所能控制的,对债权人十分不利。
二、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一)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二)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三、诉讼时效其他规定
(一)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二)诉讼时效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已过诉讼时效案件法院如何判决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人民法院是不可以对当事人主动援引诉讼时效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