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89岁老太白天睡觉晚上吵闹,这个怪毛病原来是...
在绍兴市立医院老年病房,有一位89岁的“怪”老太,过着不知饥饱、黑白颠倒的日子——吃饭靠鼻饲,白天睡觉,晚上吵闹。老人生的是啥怪病?经过医生的诊断,老人患的原来是俗称的“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医生提醒,除了找不到回家的路这个常见症状,老年痴呆症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老年期的怪毛病
老太送进医院时,已经不认识人了,连最亲儿子都不认识了,更不用说与家人进行语言交流了,说的都是好多年以前的事,而且没有条理。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了,肚子饿了不知道要吃饭,食物喂到嘴巴里不知道吞咽,就连路也不会了。最令家人头疼的是,老人过起了黑白颠倒的生活,白天昏睡,晚上则当成白天过,不停吵闹,家人不得安宁。
在病房里,老人不得不依靠护工24小时护理来维持生存——整天卧床,吃饭靠鼻饲。护工必须定时为老人翻身,以确保老人不会生褥疮,同时还得忍受老人每天晚上的吵闹。
在绍兴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马黎也接待过一位特殊的患者,这名67岁的退休干部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刚刚放下的东西一转身就忘记放在哪了,到市场买菜也算不清账,而且常在家里大发脾气,怀疑老伴有外遇。在医院就诊时,医生问,老伴的外遇对象是谁? 这位退休干部一指老伴身后说,就是他。事实上,这个“他”是陪同来看病的亲戚。
医生说,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准确表述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多发生在60岁以后。据市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尹琪华介绍,80岁以后的发病率可以达30%,85岁以后则高达50%。有研究表明,文化水平越低,发病率越高,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尹琪华介绍,老年痴呆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虽然其进展是不可逆的,但通过早期药物干预,可以延缓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痴呆症从记忆力减退开始,发病者逐渐失去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之后,语言、定向能力逐步减退,不会走路,洗脸、刷牙等基本生活难以自理;再严重点就会出现精神症状,如产生被害妄想;发展到晚期,就会出现不能吃饭,并瘫痪在床的情况;最终,发病者往往会因褥疮、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去世。尹琪华提醒,当家里的老人出现反复唠叨,刚刚说过的话又忘记、经提醒也想不起来,看到熟悉的人叫不出名字,忘记回家的路等症状时,家属应高度怀疑老年痴呆症的可能,及时将老人送往医院就医。
目前,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脑细胞变异等有关。马黎提醒,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同时健康饮食,不吸烟、不饮酒,家属多与老人说说话,加强语言刺激,都对预防老年痴呆症有好处。另外,一旦发现家中老人出现上述老年痴呆症状,记得制作写有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的卡片或手环放在老人身上,谨防老人走失。
请关爱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