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日报 06-0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记者 罗炜) 2日下午,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旻深入“双千”挂点企业——黄石世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听取企业负责人汇报企业经营状况及发展中所遇困难,并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力助企业做大做强。
围绕企业所反映的危废处理、人才引进等问题,市开发区、环保局等部门逐一给出专业建议,并表态将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刘旻表示,市、区两级环保部门要制定相关日程表,按照时间节点推进,把解决问题落实到行动上。开发区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对于人才的引进和奖励,刘旻希望企业积极向市、区申报所需人才的条件和要求,政府将及时对全社会公布信息,积极帮助企业招纳贤才。刘旻强调,党委、政府帮扶企业是天经地义的事,两者要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对于企业所反映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限时办结。
深圳盐田港集团: “北上”长江打造全新黄石新港
中国产经新闻报 06-01
本报记者 范杰
通讯员 毕立标 姚艾玲报道
盐田港坐落在南海之滨美丽的深圳大鹏湾畔,是世界一流的集装箱港口。2016年,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156万标箱,居全球单港第一。在建设好“一带一路”的精神鼓舞下,盐田港大步“北上”,在长江经济带布局落子。记者了解到,由该集团投资新建的黄石新港在短时间内从长江沿线众多港口中脱颖而出,成为长江港口群一颗璀璨的明珠,彰显出深圳速度、大港气派。
2014年,国家将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黄石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重要功能节点城市,地处长江中游,是下衔沪浙皖,上连川渝的重要物流节点。当年11月签约盐田港后,到2015年9月,黄石新港顺利开港,实现“一年签约、一年开工、一年投产”的“黄石速度”。至2016年12月,黄石新港综合运力达到1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5万标箱,已初步建成集散货、件杂货和集装箱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码头,充分体现了黄石新港作为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港口和辐射鄂东、赣北、皖西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
在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浪潮中,黄石市率先提出“一城一港一主体”的港口发展原则,并以“绿色、智慧、综合”作为港口建设理念。黄石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和全国重要的内河港口,在黄石79公里的长江岸线上零散分布着156个码头共200个泊位,但由于历史原因,黄石港口竞争力低下。为了改变黄石港口现状,黄石市政府就积极贯彻国家长江大保护战略部署,按照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和“以港兴市”战略要求,对黄石市辖区79公里长江岸线无经营许可证和不符合城市规划的106个违建码头(123个泊位)进行关停整治。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黄石市已完成117个违建码头泊位的拆除工作,黄石外贸码头集装箱业务将有序转移到黄石新港。在产业方面,按照“建设亿吨大港、打造跨越引擎”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着力打造“一港两中心三基地”,园区将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钢铁板材制造加工、建筑现代化、先进制造四大主要产业,适度发展出口加工、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辅助产业。
盐田港集团大手笔投资的黄石新港注定要写进历史,三年时间,用深圳速度建成了黄石新港。多式联运扩展货源打造绿色港口是黄石新港顺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战略趋势,重点发展“港到门”短途铁水联运、“港到站”长途铁水联运、“港到门”公水甩挂运输,通过高效的运输组织提高货物运输中转效率,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目前,黄石新港正加快多式联运项目建设,力争快速融入国家长江物流通道战略体系,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及多式联运枢纽,为黄石市建成“鄂东特大城市”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实现“以港立市、以港兴市”的生态战略。
“大冶造”汉龙汽车7月1日整车下线
今日大冶 06-01
本报讯(记者石教炼)5月31日上午,黄石市副市长、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在汉龙汽车产业园调研时强调,要加快建设进度,强化专班服务,确保7月1日实现首辆整车下线目标。
按计划,再过一个月,第一辆“大冶造”汉龙汽车整车将正式下线。目前项目建设进展如何?如何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李修武十分关心,当天上午,在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汪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开望的陪同下,李修武专程前往汉龙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调研,先后考察汉龙汽车项目冲压、焊装、涂装、总装4大工艺生产车间,详细了解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员工培训等工作进展情况。
10个月完成15万平方米主体厂房建设,16个月完成近百亿元投资,作为大冶建市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汉龙汽车紧盯7月1日整车下线目标,创造出全省项目建设的“汉龙速度”。全市各界及汉龙公司全体员工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据汉龙汽车项目部工作人员介绍,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汉龙汽车80%以上的关键设备采用的是美国、德国、瑞士等国家进口的行业领先设备,高度的自动化率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较好地保障了生产品质。
李修武在仔细查看冲压和焊装车间后表示,第一辆整车下线前,各个工艺生产车间要做好单机调试和联调联试工作,相互配合,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各个车间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全速推进。
生产线行云流水,机械臂闪转腾挪,作为汽车生产的关键环节总装车间,现场一派繁忙。
几名总装车间的核心成员,正围绕在模拟车旁,正在做最后的工艺验证。一个月后,涂装好的车身,将在这里通过7条主线同上万个零部件进行组合,通过机械臂组装下线。李修武走近观看,与工人们亲切交流,询问有关工艺流程。
李修武强调,汉龙汽车项目建设指挥部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专班服务,积极梳理项目进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个销号解决,持续做好跟踪服务,确保“7月1日实现首辆整车下线”这一目标如期实现。
湖北日报 06-03
湖北日报讯 (记者廖志慧、通讯员谢国斌、陈颖)“我们把湖北当作自己的家乡,当作企业发展壮大的家园。让我们携手共进,扎根荆楚大地,共创美好家园。”昨日,第四届湖北省与在鄂央企项目对接洽谈活动在汉举行,中铁武汉电气化局等38家央企与各市州洽谈对接,项目总数约为370个。
省央企合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以来,湖北省与中央企业的合作发展迎来了新一轮高潮。2011年至2016年,省政府已与50多家央企总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各市州与中央企业签订的重点项目合作协议就有658个,总投资额接近2万亿元,开工项目达到507个(含完工187个),开工项目到位资金4000多亿元。
据悉,本次洽谈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智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新能源、节能环保、污水处理、特色小镇、智能制造等领域。“这些项目的洽谈和落地,必将增强我们稳中求进的信心和决心,必将为湖北可持续发展注入宝贵动力。”省国资委负责人说。